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中秋征文怎麽寫

中秋征文怎麽寫

中秋證文寫法具體如下:

範文

中秋節的月亮總是壹年中最美的,因為這壹天是中國傳統的團圓節。

早上,陽光懶洋洋地照耀著大地,天氣特別晴朗。我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就特別期待見到夜晚那顆“明珠”,等著它邁著輕盈的步伐跑來,可它卻像壹只蝸牛,我越急它越不來。

太陽仿佛知道了我急切的心情,過了午後,它悄悄地躲進了雲層,漆黑的烏雲慢慢地布滿了天空。我想:太陽是不是搞錯了?我是想讓它早點下山,可沒想要下雨呀。中秋節的晚上看不到月亮該多可惜呀!

我在心裏默默祈禱著:千萬別下雨呀,我好不容易等到今天,如果見不到嫦娥,想再看這麽圓的月亮要再等壹年了。

傍晚,傾盆大雨從天而降,把窗戶打得啪啪響。唉,還是下雨了,真傷心呀!到了晚上八點多,雨終於停了,月亮也努力從雲層裏探出了頭,銀色的月光散滿了大地,就像為大地披上了壹層薄薄的輕紗,美麗極了。

我高興壞了,趕緊跑到陽臺上,擡頭望著天空中那輪皎潔的明月,好像隱隱約約地看見了那位美麗的嫦娥仙子在廣寒宮裏翩翩起舞……

中秋的由來及習俗

歷史由來

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代。

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看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中秋節普及於漢代,漢代是我國南北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融合時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節俗融合傳播。唐代時中秋風俗在我國北方地區已流行。中秋節成為官方認定的全國性節日,大約是在唐代。

習俗

1、吃月餅是中秋節的主要習俗,據現有記載,吃月餅最早源於唐代,到了宋代,月餅有金花、芙蓉等雅稱,制作也更加?精致。

2、祭月,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3、賞月,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香案擺上吃食和酒,圍在壹起賞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