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不列顛尼亞》概括:
這篇通訊的導語部分有三個重點:
壹個是點題,點明了英國國旗降落後,查爾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將乘坐“不列顛尼亞”號回國。“不列顛尼亞”號將最後完成接載英國王子和港督撤離的使命。這樣就賦予了“不列顛尼亞”號以象征意義。
二是揭示全文主旨,在港飄揚了156年的英國米字旗即將下降,香港即將回歸。
三是導語結束在時間上,為通訊主體部分的時序順序奠定基礎。
以時間閃回的方式組織材料:
第壹層在寫港督府告別儀式中的第三段,加進對港督府歷史的追述:“掩映在綠樹叢中的港督府於1885年建成,在以後的近壹個半世紀中,包括彭定康在內的許多港督對其進行過大規模改建、擴建和裝修。隨著末代港督的離去,這座古典風格的白色建築成為歷史的陳跡。”
第二層寫廣場告別儀式時,第六段加入“156年前壹個英國艦長占領港島,升起英國米字旗”,“今天壹個英國士兵在這裏降下米字旗”。
這樣壹來,就像電影中的閃回壹樣,將歷史與現實用鏡頭方式交錯出現,不僅畫面感很強,而且突出了英國在香港156年統治的終結。歷史的回顧更強化了永不再來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