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裏見秋風,欲做家書意萬重”的意思是:洛陽城裏刮起了秋風,心中思緒翻湧想寫封家書問候平安。
“洛陽城裏見秋風,欲做家書意萬重”出自《秋思》。
唐代作家張籍。
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譯文:
洛陽城又開始刮秋風了,涼風陣陣吹起了我埋藏在心底的萬千思緒,便想寫封書信以表對家人思戀。
又擔心時間匆忙有什麽沒有寫到之處,在送信之人即將出發前有再次打開信封檢查。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張籍原籍吳郡,他在創作這首詩時正客居洛陽城。當時是秋季,秋風勾起了詩人獨在異鄉的淒寂情懷,引起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於是創作了這首詩。
第壹句是寫詩人客居洛陽,現在秋天到了。詩人沒有大筆濃墨的渲染秋風蕭瑟,草木搖落的淒慘景象,讀者的閱讀中當然不會有那種“秋風秋雨愁煞人”的淒涼感受。
第二句表達的正是詩人鋪紙伸筆之際的意念和情態,心裏湧起千愁萬緒,覺得有說不完、寫不盡的話需要傾吐,而壹時間竟不知從何處說起,也不知如何表達。
本來顯得比較抽象的“意萬重”,由於有了這“欲作家書”而遲遲不能下筆的生動意態描寫,反而變得鮮明可觸、易於想象了。
張籍,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
據馮贄《雲仙散錄》中記載,晚唐詩人張籍曾因為迷戀杜甫詩歌,把杜甫的名詩壹樣壹樣地燒掉,燒完的紙灰拌上蜂蜜,壹天早上吃三匙。壹天,張籍的朋友來拜訪他,看到張籍正在拌紙灰,很是不解。
就問道:“張籍,妳為什麽把杜甫的詩燒掉,又拌上蜂蜜吃了呢?”張籍說:“吃了杜甫的詩,我便能寫出和杜甫壹樣的好詩了!”好友哈哈大笑。
百度百科-秋思
百度百科-張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