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黃河象課文原文

黃河象課文原文

 《黃河象》是劉後壹創作的文章,曾收錄於小學課本。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黃河象課文原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課文原文

 大約二百年前的壹個夜晚,大地失去了早晨的活力(這理所當然),變得十分安靜,壹個又壹個的動物睡去,只有幾只貓頭鷹正在覓食。

 突然,壹陣叫喊打破了夜的寂靜,這叫喊聲中充滿了恐懼和不安,甚至還有壹絲驚慌(可能還不止壹絲)。接著幾只鳥尖叫著飛走了。壹只老象從壹場可怕的夢裏驚醒,他夢見自己被壹只非常大的翼龍吊了起來,扔進河裏,給活活的悶死了,這真是壹場可怕的噩夢啊。老象正喘著粗氣,這幾天他經常作這種既可怕又逼真的夢。並且都是夢見自己被別人弄死的壹些聽了就另人害怕的夢。老象十分的恐懼,他已是奄奄壹息了,他感覺自己現在只有活壹天算壹天,用不了多久就該歸西了。但這頭固執的老象不相信自己的直覺。老象還沒有從剛做的那個夢的恐懼回過神來,便使勁的安慰自己說:“我有3米多高,2米多寬,8米多長,體積大約有48立方米,就那壹只小小的翼龍不能把我怎麽樣。”但他卻沒有得到絲毫安慰,因為他夢中的翼龍比自己大兩倍,而且十分強壯,力大無比。這頭老象又壹個勁的安慰自己:“翼龍再怎麽樣也不能和我相提並論,再怎麽我還是這只象群的象王呢。”這時老象突然想起幾天前和另壹只象群爭奪地盤時,把壹只剛剛學飛的小翼龍無意中打傷了。老象又不安的想:“要是有壹群翼龍來找我報仇怎麽辦呢?那也沒有什麽,我可是象王啊,當然有壹大堆手下啦。”“可萬壹有人叛變或見死不救怎麽辦?”老象就這樣想來想去,越想越害怕,眼前似乎出現了被翼龍折磨得死去活來的情景。他便自言自語道:“我還是到處走走,散散心。”老象吃力的站起來,他認真的朝四周望了許久才分出哪兒是樹林,哪兒是蒿草,哪兒是河流。他借著天上那奚奚落落的星星與壹輪月亮的微弱的亮光散起步來。老象慢悠悠的走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小路上。他每走壹步,大地似乎就微微的顫動起來。整個世界壹片死壹般的寂靜,老象漫無目的走著。這時,老象聽見自己背後的草叢裏發出了“沙沙沙”的'聲音。那聲音,聽了就覺得毛骨悚然,全身發抖。他驚恐得轉回頭,心跳每壹分跳動十萬八千次。老象想:“未必有鬼在跟著我,不,不可能,小時侯媽媽天天都對我說世界上沒有鬼的。那……有象在跟著我,我的同胞跟著我幹嗎?難道是我夢中的翼龍?”老象的雙腿又劇烈的抖起來。其實,的確有人跟蹤他,並且還是他自己的同類。跟蹤他的還是他自己的部下。他(指跟蹤象王的人)為了成為象王而招兵買馬,還讓兩個象國打起架來,最後自己得魚翁之利。可老象卻不知道,他認為自己產生了錯覺。老象又繼續的不分東西的到處亂走。這時他來到了小河邊,這河裏除了沙就是泥,還有壹些鵝卵石。老象太累了,濃濃的睡意代替了焦慮。老象小心翼翼的躺了下來,他害怕發出壹點聲音,可還是讓大地震動起來。幾只鳥又尖叫著飛走了。

 老象還沒睡多久,壹陣巨痛讓他難以忍受。原來是跟蹤他的象見他睡著了就用腳踩斷了老象的尾椎。老象疼痛難忍,失去控制。他立刻站了起來,飛速亂奔,壹下子掉進了河裏。老象在河裏掙紮著,可是河裏的水泥又把老象緊緊的纏住了。老象看見了踩自己尾椎那頭象後十分憤怒,他叫喊道:“妳們這群叛徒,竟然這樣。”叛徒叫道:“哈哈,我終於可以當象王了。”“妳們等著,等我上來後把妳解決了。”可是他怎麽掙紮也沒有上到岸上去了,不久就歸西了。

 黃河象教案

 壹、教學目標:

 1、能夠認真漂亮的書寫本課六個生字,準確認讀本課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了解黃河象化石的情況以及發現挖掘的過程

 4、能有簡單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5、學習作者說明方法的準確性。

 6、欣賞科學家假想的故事,感受科學家假想的有理有據。

 二、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黃河象骨骼化石的圖片;學生課前搜集有關化石的資料、搜集黃河象化石的資料。

 三、教學過程

 第壹課時

 壹、 交流資料導入

 1、 師:先來看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什麽?(幻燈出示化石圖片)這些都是——化石。

 關於化石妳有哪些了解?(學生交流課前搜集到的有關化石的資料)

 2、 出示黃河象化石的圖片。妳知道這是什麽化石嗎?對,這是古代黃河象的化石。妳對黃河象的骨骼化石又有哪些了解呢?(學生交流課前搜集到的有關黃河象化石的資料,其他學生註意傾聽,及時補充。)

 3、 看來同學們在課前都認真的搜集了資料,為我們這節課的學習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今天我們就壹起來學習第23課黃河象。(板書課題)壹起來讀讀課題。這是壹篇科普散文,這樣的文章我們在課前搜集相關的資料是非常重要的。

 二、 檢查預習

 1、 學習課文之前先來檢查壹下我們對本課生字詞的預習情況。(出示本課生詞指名隨機認讀,隨機抽查個別詞語的理解。)在預習中,妳還有不理解的詞語嗎?打開書在小組內交流不理解的詞語,有沒有小組裏解決不了的?

 2、 我們本課壹***有六個字要求大家會寫。打開寫字課本。我們已經讓大家臨帖並寫了壹個。現在我們看壹看這六個字按結構分可以分為幾組?先來看左中右結構的這三個字妳認為在寫的時候應註意些什麽?左右結構的呢?最不好寫的要數半包圍結構的這個腐爛的腐字,跟老師壹起先寫壹下。好拿起筆把,按我們剛才說的再來寫壹寫這六個字。與妳預習時寫的比壹比,是不是有了明顯的進步。

 3、 字如其人,寫壹手漂亮的好字可以讓我們終身受益。其實只要我們仔細觀察,用心去寫就壹定能把字寫好看。看我們不都是進步了嗎?

 4、 好下面我們打開書,我請同學們來讀課文,其他同學註意傾聽壹他讀得準確嗎?二思考課文向我們介紹了關於黃河象的哪些內容?(指名讀文)

 三、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課文向我們介紹了關於黃河象的哪些內容?(隨生回答板書:化石樣子、假想來歷、發現挖掘)請妳根據這些內容把課文分成三大部分,在文中用雙豎線標出來。用壹句話簡單概括壹下課文主要寫了什麽?

 2、 我們來看壹下文章的敘述順序,妳認為應該先寫什麽?再寫什麽?而本文卻是先寫黃河象化石的樣子,再寫科學家假想化石的來歷最後寫化石的發現和挖掘,這在寫法上屬於倒敘的寫法?妳知道為什作者要把黃河象化石的樣子放在文章的開頭來介紹嗎?(為了突出化石的樣子,說明黃河象化石的樣子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 細讀課文,品詞悟情

 1、 那我們就先來讀讀文章描寫化石樣子的第壹自然段。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第壹自然段看看黃河象骨骼化石給妳留下了怎樣的有印象,妳是從哪壹句感受到的,勾畫有關語句寫下自己的感受。

 2、 交流:(1)這具大象骨架高四米,長八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裝起來的。感受到黃河象化石的高大,完整。有多高?四米比我們教室還要高出壹米,有多大,長八米教室長。這具大象的骨架如果放在我這裏恐怕屋頂都要漲破。妳怎樣理解除了尾椎以外這句話?(只有尾椎不是化石)

 (2)看,前面是三米多長的大象牙,接著是頭骨和下頜,甚至是連很難發現的舌骨也保存著。三米多長的大象牙重有三噸,得用載重噸的大卡車去拉。妳怎樣理解甚至?(舌骨很難發現也能保存著,說明化石的完整。)

 (3)在壹百多塊腳趾骨中,連三四厘米長的末端趾骨也沒有失掉。壹百多塊的腳趾骨,連三四厘米的趾骨也沒有失掉可見完整。

 大到三米長的大象牙,小到三四厘米長得腳趾骨都保存著,可見它的完整。

 3、 作者為了說明化石的高大、完整用了壹些數字來說明,這在說明文中是采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我們來再讀讀這三句話,感受壹下列數字的說明方法的準確性。

 4、 人們站在這樣的骨架前,似乎可以看到壹頭大象這昂首闊步向前跑。(出示圖片)妳能用自己的話把妳看到的這具化石的樣子介紹給大家嗎?結合第壹段的內容結合課前搜集的資料給大家介紹。

 5、 古代黃河象的骨架能夠這樣完整的保存下來,在象化石的發現史上是很少見的?為什麽能這樣完整的保存下來呢?(死後沒有被移動過)妳怎麽知道的?

 6、 壹起來讀壹讀最後壹個自然段,出示問題:黃河象化石是怎樣被發現的?因為什麽所以能完整的保存下來。

 7、 化石全部露出來了,人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壹頭大象的骨架斜斜地插在沙土裏,大象的腳踩著石頭。課件出示:從它站立的姿勢,可以想象( ),從它各部分骨頭相關聯的情況,可以推想( )。大象是失足落水的,死後沒有被移動過,這都是科學家們的想象和推想。但是不是隨便瞎想。而是有理有據。科學家的推想是有根據的。那麽科學家又會我們假想出怎樣的壹個精彩的大象失足落水的故事呢?下節課我們再去欣賞吧!

 第二課時

 壹、 復習導入

 1、 聽寫詞語

 2、 用壹句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二、 學習第二部分

 1、出示:從它站立的姿勢,可以想象( ),從它各部分骨頭相關聯的情況,可以推想( )。

 2、科學家根據發現時黃河象的樣子為我們假想樂樂壹個怎樣的故事呢?

 自由讀課文的2——5自然段。交流:

 1)想壹想每個自然段都寫了什麽?它們之間有著怎樣的聯系?

 2)歸納總結出:因為天氣的炎熱才有象群的疲勞和幹渴,才會有老象因為急於喝水而失足落水。歲月的變遷使之成為了化石。

 3)體會科學家假想的條理性。

 4)同桌試著講壹講這個故事。

 3、科學家為什麽會做出這樣的假想?

 聯系最後壹段的內容說壹說。

 三、 課外延伸

 1、 找壹找這樣的科普文章讀壹讀

 2、 為黃河象設計解說詞,寫壹寫。

 四、 綜合提升

 自己試著假想黃河象化石的來歷,寫壹篇小故事。

 五、 板書設計

 黃河象

 化石樣子——高大完整

 假想來歷——有理有據

 發現挖掘——科學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