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調整學習態度的步驟
1、要習慣適應新的變化。
全新的學習環境,更強的競爭壓力,讓學生更加難以應付,這種新變化,學生應該主動適應和調節,不能被動接受,不做積極應對。
2、幫助學生在學習上獲得成功,消除學習中的消極情緒體驗。
學生應該懂得學習知識的重要性,有決心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讓自己更優秀、更強大。
3、要有樂觀的學習態度。
學生的學習態度非常重要,特別是對於新知識和新事物的學習領會,壹定要有壹個積極樂觀的態度,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學習不乏味、不枯燥,通過自己的調節讓學習充滿樂趣。
4、要有奮起直追的勇氣。
學生的學習成績不理想,甚至排在後面,學生也不要放棄,要知道學習的道路很漫長,永遠不能松懈,只要有勇氣堅持下去,就壹定會越學越好,直到取得成功的那壹天。
5、通過說服,轉變學生對學習的認識。
學習是永遠無止境的,不管到什麽時候,都應該學習,而且,無論從什麽時候開始,都不算晚,因為我們的人生道路還很長,從現在開始努力,將來壹定會學有所成。
6、改革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端正的學習態度,應該讓學生知道,學習既不是壹個任務,也不是給老師或者家長學的,而是給自己學的,讓他們能夠為自己努力,這樣以來,主動性就會大大提高。
7、不要全為應試而學習。
我們應該讓孩子明白壹個道理,那就是學習要多學有用的東西,而不是整天都學習書本知識,完全為了考試而學習,將來會收到極大的局限,還要提倡學以致用才好。
二、學習態度
1、學習態度是指學習者對學習較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行為傾向或內部反應的準備狀態。它通常可以從學生對待學習的註意狀況、情緒狀況和意誌狀態等方面加以判定和說明。
2、學生的學習態度,具體又可包括對待課程學習的態度、對待學習材料的態度以及對待教師、學校的態度等。認識成分是指學生對學習活動或所學課程的壹種帶有評價意義的認識和理解,它反映著學生對學習的價值的認識,它是學習態度的基礎。
學習態度對學習的效果
1、學習態度對學習效果的影響作用,已被許多實驗研究所證明。心理學家麥獨孤和史密斯(W.Mac Douqai 和 W.smith)早在1919年就在壹項實驗中發現,積極的學習態度對學習速度有促進作用。1952年卡利(Carry)在總 結壹項實驗研究時指出,男女大學生對解決問題不同的態度,直接影響解決問題的效果。
2、我國心理學工作者近些年來曾對小學生的學習問題進行了實驗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學生的學習態度不僅直接影響學習行為,而且還直接影響著學習成績。那些喜歡學習,認為學習很有意義的小學生,上課註意聽講,按時完成作業,學習成績優良。
3、據上述研究結果可見,學生學習態度的好壞與其學習效果密切相關。在學校情境裏,如果其它條件基本相等,學習態度好的學生,其學習效果總是遠勝於學習態度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