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電影.那時花開.到底講的是壹個什麽樣的愛情故事.在藝術上有什麽特別之處.

電影.那時花開.到底講的是壹個什麽樣的愛情故事.在藝術上有什麽特別之處.

這是壹部期待了好幾年的電影,因為幾張在大學時代就看過的色彩如調色板絢麗的劇照,因為這個充滿青春傷感的名字《那時花開》,更因為它的導演是高曉松,因為我相信他能像《同桌的妳》壹樣傳達出我們***同的青春無悔,盡管事實上,我和他無論是年齡還是其它方面都有著壹定的距離。但我相信,青春的感覺是相通的,只要妳曾經經歷過,對那段象牙般純潔的日子的回憶是可以***享的,只要妳真的在那段歲月裏哭過、笑過、瘋狂過。 但是三年之後真的看到了這部電影,我後悔了。青春依然無悔,可我覺得高曉松的影像無法喚起我那些美好的回憶,盡管電影裏面有漂亮的女生,白發的先生,壹如我的大學校園,然而這部電影有著太多莫名的東西,陌生的東西,有時甚至會讓我覺得有種看恐怖片的錯覺,而恐怖,這,似乎不是青春的感覺。 事實上影片的壹開始老狼的歌聲給了我壹個相當良好的感覺,我差點以為這就是壹部《同桌的妳》的MTV。畢業兩年的我,會在這部電影中想起那時開放的花,找回那時無所顧忌的青春激情,就像那些非常喜歡的校園民謠,在淺吟低唱中帶我回家。 然而我錯了,或者應該說是高曉松錯了。接下來的影片不出意料地有著美麗的畫面,散亂的敘事,前者是我喜歡的,後者我能夠接受,青春的記憶原本就是壹些美麗的碎片,如萬花筒壹般拼湊出壹朵花的模樣。可是我不能夠接受的卻是更多的壹些東西:壹個神神叨叨的老宅子,叫什麽雙秀園壹號,還說什麽二號也是它;壹個陰著臉的老仆,和壹個從不露面的宅子的主人,盡管影片生怕我們看不懂似的反復暗示他就是三個主人公之壹的張揚;穿長衫的夏雨,非常傻,壹點也不青春,其實他臉上還分明寫著馬猴的頑皮和倔強,而這個古裏古怪的造型讓人為他憋氣;還有並不漂亮或者不能說是清純的周迅,她飾演的大學女生更像是工作多年後才進入大學的(當然我沒有任何看不起這些大學生朋友的意思,相反我倒佩服他們求學的執著),而不是從中學生時代自然過渡到大學時代的女生,因為她內心成熟得可怕(盡管臉上嫩相)並不完全符合我們對大學那道美好風景的記憶,或許是高園園或至少是徐靜蕾來演就會讓人感覺好多了。 其實影片最不能讓我接受的是影片中反復出現的壹些塑料模特,我搞不懂高曉松是想借此說明什麽,還是想省幾個群眾演員的錢。在本是人聲鼎沸的酒吧、教室、機房都出現了塑模,第壹次在酒吧出現我還以為是劇情需要的壹個道具,是酒吧老板招攬生意的舉動,但後來在不同的場景中接二連三地代替真人出現,就給人壹種無法忍耐的感覺,尤其是在教室的出現,使得本來是生機勃勃的大學教室有壹種解剖室的感覺,幾個大活人旁邊是幾個面無表情的塑模壹起上課,實在是有些恐怖。 老宅子、“有求必應”卡、塑模、壹個不分黑夜白晝下雨刮風始終守著壹個體重秤的人……太多這樣的神秘物件和人物使得這部電影中展現的青春幾乎沒了我熟悉的那種陽光燦爛的感覺,我只覺得高曉松的青春記憶怎麽會這麽陰晦甚至鬼魅。包括影片最後的結局高舉和歡子的服毒自殺,是真實也罷,臆想也罷,總給人壹種莫名的灰色。我們也懷念青春,我們也感傷青春,但似乎沒有這麽極端,我們更多是懷念而不是悔恨,並不是非要與往昔作壹個了斷。 如果說《那時花開》還有壹些與我的青春記憶吻合或者是同感的東西的話,那就是影片中壹直貫穿始終的高曉松的獨白中偶然出現的壹些句子,充滿了年少無知的迷惘,壹如青春:“那時流浪歌手、詩人、畫家屢屢得手,校園內還保留著唐宋遺風”;“歡子就像手指間滑過的那些叫做歲月的東西壹樣,偶爾還會湧上心頭”。還有歡子和高舉在電影院中看的那些電影《絕唱》、《魂斷藍橋》、《最後壹班地鐵》等,也無疑可看作是高曉松向那些給了他美好觀影回憶同樣也給了我們的老電影致敬。 然而壹部90分鐘的電影只作到這壹點是不夠的,它沒能喚起我太多的青春記憶,沒有歡樂,沒有痛楚。曾經壹直覺得導演的處女作是最好的,因為它往往較少考慮商業性(或者說沒有這方面的經驗),而更多的是旨在抒發壹種個人的感受,格外迷人。然而高曉松的處女作讓我失望了,也許這也是壹種書寫青春回憶的方式,然而我還是要說:這是他的青春,這不是我們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