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上冊18課教案(壹)
第18課 昌盛的 文化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知道佛教和道教產生的時間、傳入路線及基本教義,了解佛教、道教對中國文化的深遠影響。
學習司馬遷生平及其編撰的《史記》的內容特點,了解什麽叫紀傳體。 學習秦陵兵馬俑的發掘情況及意義,想象秦陵兵馬俑的陣勢和設計原因。
過程與 方法
運用談話法,了解佛教、道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運用討論法,學習司馬遷及其編撰的《史記》。
運用競賽法,回答想象的秦陵兵馬俑的陣勢和設計原因。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談話法學習佛教、道教的基本情況,形成壹種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為學生自主學習下面兩個子目創造良好的條件。
通過學習司馬遷編撰《史記》的史實,培養學生嚴謹治學的精神和實事求是的治史態度。
通過小組討論學習秦陵兵馬俑的有關情況,感受當年秦始皇威征六國、壹統天下的威武,樹立開拓進取的精神。認識到秦陵兵馬俑是中華祖先對世界文明的貢獻,激發起民族自豪感。並養成樂於同他人合作,***同探討問題,交流 學習心得 的品質。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討論,學習司馬遷及其編撰的《史記》,培養學生嚴謹治學的態度。
教學準備
制作佛教的產生及傳人路線圖和秦陵兵馬俑投影片。
教學方法
談話法,討論法,競賽式提問法。
板書設計
壹、宗教
1、佛教西漢末年傳入中原
2、道教東漢年間土生土長
二、史學司馬遷與《史記》
三、雕塑秦陵兵馬俑
教學過程設計
復習過渡
秦漢時期是我國封建國家大壹統的時期,經濟的繁榮帶來了科學文化的昌盛,前面我們學習了秦漢時期許多領先世界的科學技術,今天我們學習秦漢時期在宗教、史學、雕塑等方面的文化成就。
講授新課
宗教
佛教西漢末年從印度傳入中原
師:請同學們思考壹下,世界三大宗教指的是哪三大宗教?
生:佛教、__、伊斯蘭教。
師:佛教發源於哪裏呢?
生:印度。
師:古代的印度不是國名,而是表示南亞次大陸的壹個地理名稱。包括當今的印度、臣基斯坦、孟加拉、尼泊爾等在內的壹些國家。
師:佛教又是什麽時候、怎樣傳入中國的呢?(出示佛教傳入中國的路線圖)請壹位同學以圖上箭頭所示讀圖。
生:(發言略)
師:佛教是從印度經西域地區,即今新疆地區,在西漢末年時傳入中原的。東漢初年,漢明帝派人西天取經,並在洛陽城外為取經高僧建造白馬寺,這是我國第壹座佛教寺院,自此,佛教逐漸在我國流行起來。那麽,佛教為什麽會在中國逐漸盛行起來呢?
生:(發言略)
師:我們來看看佛教基本的教義,佛教認為:現實人生就是“苦”,生老病死全都是苦,只有信奉佛教,努力修行,才能在來世得到幸福,而目前只有忍耐。這種教義要求人們放棄對現實美好生活的追求,放棄對現實階
級壓迫的鬥爭,有利於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統治。於是在統治階級的大力提倡下,佛教在中國興盛起來並流傳至今。同學們算壹算,西漢至今大約有多少年?(兩千多年)因此,佛教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請同學們來舉些例子加以說明。
生:(發言略)
師:佛教的寺院、石窟等建築,如少林寺、南京的棲霞古寺,龍門石窟、莫高窟,大雁塔等。佛教的詞語如無常、剎那、大千世界等;佛教的人物如濟公、如來佛、觀音菩薩等。另外,佛教對我們今天的文學、音樂、繪畫、醫學等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這壹時期,除了佛教之外,道教也逐漸流行起來。
道教東漢年間在中國土生土長
師:道教是東漢年間在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的思想主要起源於神仙方術和道家思想,認為生活在現實的世界是壹件樂事,死亡才是痛苦的。追求仙境,渴望長生不死,是道教信仰的主要特征。那麽,道教為什麽會廣泛傳播呢?道教迎合了統治階級希望長生不老、盡情享樂的願望,利用道教來維護他們的統治,壹些貧苦百姓也想通過修煉的方式擺脫困境,因此道教得以廣泛傳播起來。道教也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如武當山、嶗山都是著名的道教聖地;道教人物如太上老君、玉皇大帝、八仙、竈君、土地、城隍等在民間家喻戶曉;道教對我們今天的文學、音樂、繪畫、醫學等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史學
(出示司馬遷的 名言 :“人固有壹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這句話大家很熟悉,它出自於哪裏呢?它出自於司馬遷寫的史學巨著《史記》 關於司馬遷與《史記》的有關內容我們采用同學們自主學習的方式,先請大家用5分鐘時間閱讀有關內容,然後小組討論完成下列思考題:(出示準備好的題目)
(1)簡介司馬遷其人;
(2)簡介《史記》的寫作特點(用史實說明);
(3)簡單說出紀傳體與編年體的不同;新 課 標 第 壹 網
(4)為什麽司馬遷能寫出《史記》這樣壹部巨著,從中妳有什麽感悟;
七年級歷史知識點
漢武帝的大壹統
背景 :經濟繁榮,國力強盛。
措施 :1、政治:頒布推恩令,削奪大批列侯的爵位。解決王國問題,加強中央集權。
2、經濟:將地方上的鑄幣權和鹽鐵經營權收歸中央,統壹鑄造五銖錢。
3、思想: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興辦太學,大力推行儒學 教育 ,任用儒生做官。實現思想上的大壹統。
4、軍事:派衛青、霍去病等多次大規模攻打匈奴,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對北部邊郡的威脅。
結果:出現大壹統局面。
七年級歷史上冊18課教案相關 文章 :
1.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第18課教案
2. 七年級歷史下冊教案第18課
3.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教案
4.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第四單元
5.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川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