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求文綜(歷史地理政治)知識點歸納,謝謝了!!!

求文綜(歷史地理政治)知識點歸納,謝謝了!!!

氣候知識點總結

1、氣候因子,主要氣候的分布、特點、成因;主要氣候的判讀(以溫定帶,以水定型)。

2、東京—北京—烏蘭巴托氣候特征的主要不同及原因。

不同:降水越來越少,氣溫年較差、日較差越來越大,大陸性越來越強。

主要原因:距海遠近不同。

日本東部多雨西部多雪的原因。

東部位於夏季風的迎風側,冬季風的背風側,夏季降水較多。西部位於冬季風的迎風側,夏季風的背風側,冬季降水較多。

3、北回歸線附近的埃及(阿斯旺)、南亞(達卡)、中國(廣州)氣候特征的不同及原因。

類型的不同:分別為熱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原因:主要是大氣環流的不同。阿斯旺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或離陸信風的控制;南亞,由於氣壓帶風帶的季節變化和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形成熱帶季風(或夏季受西南季風的影響降水多,冬季受東北季風的影響降水少)。廣州受由於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形成的亞熱帶季風的影響冬季溫和少雨,夏季高溫多雨。

特征的不同:阿斯旺與南亞:南亞降水較多。原因是夏季風帶為豐沛降水。

南亞與廣州:冬季氣溫達卡高於廣州。原因:受喜馬拉雅山等的影響,達卡基本不受寒冷的西伯利亞寒流的影響。(廣州受寒潮的影響大。或者說達卡由於北面高山的屏障,溫度較高)

南美洲溫帶地區東西兩岸氣候不同的原因。

分處安第斯山脈兩側、中緯西風帶,大陸東岸位於背風坡,且沿岸有寒流經過形成溫帶沙漠氣候;大陸東岸處於迎風坡,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

江南丘陵成為回歸沙漠帶上綠洲的原因。

位於最大的大陸、面向最大的大洋,海陸熱力差異明顯,形成亞熱季風氣候,夏季風帶來豐沛的降水。受臺風的影響多,臺風帶來豐沛的降水。

4、位於赤道地區的東非高原為什麽是熱帶草原氣候,而不是熱帶雨林氣候?

海拔高,溫度較低,空氣的對流運動弱,降水較少。

5、南亞與東南亞熱帶季風的風向、分布及雨季的不同。澳大利亞北部冬、夏季的不同風向。6、南亞的季風洋流(夏順冬逆,夏季向東,冬季向西)、乞拉朋齊降水多的原因(印度東北部的乞拉朋齊處於西南季風的迎風坡降水多)。

7、中亞氣候幹旱的原因、水汽來源。(深居大陸內部。北冰洋和大西洋)

8、撒哈拉沙漠成為最大沙漠的原因:

A、副熱帶地區大陸內部和西岸的陸地面積廣(亞歐大陸與非洲北部相連)。B、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或離陸信風的影響。C、西岸加那利寒流的影響。D、單壹平坦的地形(低矮的高原)。E埃塞俄比亞高原的阻擋。

撒哈拉沙漠南擴的原因:(荒漠化嚴重的原因,與我國西北地區荒漠化相似)

 多大風(東北信風),氣候幹旱、降水較少且變率大、植被稀疏、沙質土、土質疏松;過墾、過牧、過樵等過度的人類活動破壞植被,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人口增長快,素質低。

塔爾沙漠的形成原因

西南季風不易到達,降水稀水; 原始森林遭破壞。

9、巴塔哥尼亞沙漠的成因。

分處安第斯山脈東側、西風帶的背風坡,沿岸有寒流經過。

阿塔卡瑪沙漠的成因。

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處於信風帶的背風坡;沿岸有秘魯寒流。(安第斯山限制了其東西擴展)

10、澳大利亞沙漠氣候面積大的原因。

南回歸線從大陸中部穿過,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或信風帶控制的範圍大;西岸有西澳大利亞寒流的降溫減濕;東部山地的西側處於山地背風坡,降水少;山地偏居大陸東岸,阻擋了太平洋暖濕氣流的進入;

11、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區的成因、

A、位置:赤道附近有世界最大的平原亞馬孫平原,面積廣大。

B、亞馬孫平原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對流旺盛,降水豐沛。

C、亞馬孫平原北、西、南三面為高原、山地,東面向大西洋敞開,沿岸又有暖流經過,利於暖濕氣流的進入和擡升。

巴西東南(…)熱帶雨林氣候的成因。

處於東南信風的迎風坡;沿岸有(巴西)暖流經過;

12、濕熱為主要特征的分區。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拉丁美洲

13、北美地形對氣候的影響;歐洲地形對氣候的影響。

14、歐洲西部溫帶海洋性氣候面積大的原因。

緯度位置 大部分地區位於北緯35°~60°之間,屬溫帶氣候

海陸分布 西臨大西洋,大陸輪廓曲折,使海洋影響深入內陸

地形 中部為平原,山脈東西走向利於海洋濕潤氣流深入內陸

洋流 北大西洋暖流經過,對沿岸地區起到增溫增濕作用

大氣環流 處於西風帶,多鋒面、氣旋

15、南、北美洲西岸、澳大利亞東岸氣溫南北狹長的原因。

受高大山地的阻擋。

16、北半球寒極的成因。

北半球寒極的成因:奧伊米亞康

緯度高,正午太陽高度角小,晝短,太陽輻射弱; 處於東西伯利亞山地,海拔高;盆(谷)地地形,有寒冷氣流的堆積;盆地開口向北冰洋,來自北冰洋的冷空氣的堆積;強冷高壓的控制;深居大陸內部等。

17、世界極端最低氣溫出現在南極洲的原因。

極端最低氣溫出現在南極洲(而非北極地區)的原因:①緯度高,正午太陽高度角小,極夜期長;②海拔高,大氣的保溫作用弱;③巨厚冰層,加劇了寒冷程度,並且對太陽輻射的反射強;④沿岸地區是寒流;⑤西風勢力強,阻斷了高低緯熱量的交換;⑥冷高壓勢力強。

高中自然地理答題思路集錦

壹、影響日照時間長短的因素

1.晝長;2.地勢(地勢高,日出早,日落晚,日照時間長);3.天氣狀況。

二、影響太陽輻射強度的因素(即影響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的因素)

1.太陽高度(即緯度);2.天氣狀況;3.地勢;4.空氣密度。

如:為什麽青藏高原太陽輻射最強?①緯度較低,太陽高度較大;②晴天多;③地勢高④空氣稀薄,大氣潔凈。

三、影響氣溫高低的因素

1.緯度;2.地形、地勢;3.下墊面性質(海陸位置、植被狀況、洋流);4.天氣狀況。

四、影響氣溫年較差的因素及變化規律

1.緯度:低緯小,高緯大;

2.下墊面性質:海洋小於陸地,沿海小於內陸,有植被的小於祼地;

3.天氣狀況:雲雨多的地方小於雲雨少的地方。

五、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遊:治理原則是調洪,做法是修水庫、植樹造林;中遊:治理原則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庫,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遊:治理原則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開挖河道。

六、河流洪澇災害的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主要從三個方面考慮: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氣候特征);

人為原因(主要從兩個方面考慮:植被破壞、圍湖造田)。

例如:長江洪災的原因:

(壹)自然原因:

1.水系特征:①流域廣,支流多;②中下遊多為平原,河道彎曲,水流緩慢,水流不暢。

2.水文特征:流經濕潤地區,降水豐沛,幹流汛期長,水量大。

3.氣候特征:有些年份,氣候異常,流域內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濫。

(二)人為原因:

1.過度砍伐、植被破壞嚴重,水士流失加劇,造成流域涵養水源、調節徑流、削峰補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積擡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圍湖造田,泥沙淤積,從而導致湖泊萎縮,調蓄洪峰能力下降。

七、分析河流水能豐富的原因

主要從兩個方面分析:壹是流速(位於階梯過渡地帶,河流落差大);二是徑流量大(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積的大小、蒸發量的大小)。

(壹)淩汛的形成條件

淩汛的形成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壹是有冰期;二是流向高緯。在我國淩汛最嚴重的黃河,主要發生在上遊河段和下遊河段(即山東河段)

(二)潛水等水位線的應用

判定潛水的流向:垂直於潛水等水位線從高水位指向低度水位的方向,即為潛水流向。

潛水面的坡度(潛水水力坡度):確定潛水流向之後,在流向上任取兩點的水位高差,除以兩點間的實際距離,即為潛水面的坡度。

潛水埋藏深度:等水位線與地形等高線相交點,二者高程差即為潛水埋藏深度。若所求地點的位置不在等到水位線與地形等高線交點處,則可用內插法求出該點地面與潛水面的高程,潛水的埋藏深度即可求得。

潛水與地表水的相互關系:根據潛水流向來判定。

利用等水位圖合理地布設取水井和排水溝:為了能最大限度地使潛水流入水井和排水溝,壹般應沿等水位線布設水井和排水溝

(三)解決抽水問題的措施

主要從開源和節流兩個方面入手:保護有限的水資源,防止水汙染;開發水資源,提高供水能力;加強用水管理,增強節水意識,提高用水效率,控制需水量的增長;控制人口增長。

八、影響雪線高低的因素(雪線是指存在冰雪下線的海拔高度)

主在影響因素有兩個:壹是0度等溫線的海拔;二是降水量的大小(影響降水量的因素是坡向,即迎風坡降水量大),因此,喜馬拉雅山的南坡比北坡雪線低。

九、影響山地垂直帶譜的因素

壹是山地所處的緯度(緯度越高帶譜越簡單);二是山地的海拔(海拔越高,帶譜可能性越復雜)。另外,影響同壹帶譜的海拔高度主要取決於熱量(即陽坡和陰坡)

十、衛星發射基地的區位選擇

自然因素:氣象條件需要天氣晴朗;地球自轉的初速度:取決於緯度和地勢;地形平坦開闊;

人文因素:地廣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國防安全需要。

十壹、開鑿隧道應註意兩個問題:

壹是滲漏問題;二是塌方問題。因此,開鑿隧道要選擇在背斜巖層向上拱起,地下水向兩側滲流,不容易發生滲漏問題;並且,背斜為穹形構造,不易塌方。

十二、水庫壩址的區位選擇

主要考慮以下3個方面:1。選在河流較窄處或盆地、窪地的出口(因為工程量不,工程造價低);2、選在地質條件較好的地方,盡量避開斷層、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誘發水庫地震;3、考慮占地搬遷狀況,盡量少淹良田和村鎮。

怎樣強化區域定位訓練?

(1)選用高考試題訓練區域定位。

(2)通過經緯線訓練區域定位。

赤道 :非洲中部、東南亞、南美洲北部(幾內亞灣、剛果盆地、東非高原、乞力馬紮羅山、馬來群島、亞馬孫平原)

北回歸線 :北非、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中南半島、華南地區、臺灣島、夏威夷群島、墨西哥高原、墨西哥灣

北極圈: 歐洲、俄羅斯北部、加拿大北部、美國阿拉斯加

南回歸線 :非洲南部、澳大利亞中部、南美洲中部(南非高原、澳大利亞大沙漠、大自流盆地、大分水嶺、安第斯山中部、拉普拉塔平原等)

南極圈 :南極大陸外圍

主要經線 穿過地區

0°經線: 歐洲和非洲西部(倫敦、巴黎E、地中海西部、撒哈拉沙漠、幾內亞灣)

30°經線:

歐洲中部、非洲東部(摩爾曼斯克E、莫斯科E、聖彼得堡、東歐平原與波德平原的交界處、黑海、小亞細亞半島、地中海東部、開羅E、尼羅河、東非高原E、南非高原W等)

60°E經線: 亞洲西部(烏拉爾山脈、鹹海、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島W、阿拉伯海)

90°E經線: 亞洲中部(葉尼塞河、阿爾泰山、準噶爾盆地、天山、塔裏木盆地、青藏高原、恒河三角洲、孟加拉灣)

120°E經線: 亞洲東部、澳大利亞西部(勒拿河E、大興安嶺、北京W 、上海E、菲律賓群島、馬來群島、澳大利亞西部)

150°E經線: 亞洲東部、澳大利亞東部(東西伯利亞山地、千島群島、大分水嶺、堪培拉、悉尼)

180°經線: 國際日期變更線,太平洋中部(白令海、阿留申群島、圖瓦盧、斐濟、新西蘭W)

30°W經線 :大西洋中部

60°W經線: 北美洲東部、南美洲中部(紐芬蘭島E、加勒比海W、圭亞那高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南極半島)

90°W經線 :北美洲中部(密西西比河、墨西哥灣、中美洲)

120°W經線: 北美洲西部(落基山)

150°W經線 :美國阿拉斯加洲、夏威夷洲等

重要緯線通過我國的地理事物

北回歸線: 兩廣丘陵、雲貴高原 珠江 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汕頭、廣州

30°N :長江中下遊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 長江、瀾滄江、怒江 滬寧杭工業基地;杭州、重慶、拉薩

40°N :華北平原、黃土高原、塔裏木盆地 黃河、塔裏木河 京津唐工業基地;北京、大同、敦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