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十年生死倆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這段詞出自哪裏,誰寫的

十年生死倆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這段詞出自哪裏,誰寫的

江城子-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

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斷腸處,

明月夜,短松岡。

蘇軾十九歲與同郡王弗結婚,嗣後出蜀入仕,夫妻琴瑟調和,甘苦與***。十年後王弗亡故,歸葬於家鄉的祖瑩。這首詞是蘇軾在密州壹次夢見王弗後寫的,距王弗之卒又是十年了。生者與死者雖然幽明永隔,感情的紐帶卻結而不解,始終存在。“不思量,自難忘”兩句,看來平常,卻出自肺腑,十分誠摯。

“不思量”極似無情,“自難亡”則死生契闊而不嘗壹日去懷。這種感情深深地埋在心底,怎麽也難以消除。讀慣了詞中常見的那種“壹日不思量,也攢眉千度”(柳永)的愛情濃烈的詞句,再來讀蘇軾此詞,可以感受到它們寫出不同人生階段的情感類型。前者是青年時代的感情,熱烈浪漫,然而容易消退。後者是進入中年後壹起擔受著壹生憂患的正常的夫妻感情,它象日常生活壹樣,平淡無奇,然而淡而彌永,久而彌篤。蘇軾本來欣賞“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的藝術風格,這首詞表達的感情就是如此,因此才能生死不渝。

此詞還有壹個值得註意之處,即這次夢中的夫妻相會,清楚地打上了生死之別的烙櫻夢中的王弗“小軒窗,正梳妝”,猶如結縭未久的少婦,形象很美,帶出蘇軾當年的閨房之樂。但是十年來的人世變故尤其是心理上的創傷在雙方都很顯然。

蘇軾由於宦海浮沈,南北奔走,“塵滿面,鬢如霜”,心情十分蒼老。王弗見了蘇軾,也是“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似乎在傾訴生離死別後的無限哀痛。生活的磨難,對於無意識的夢境,同樣起著潛在而深該的影響。末了三句設想亡妻長眠於地下的孤獨與哀傷,實際上兩心相通,生者對死者的思念更是惓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