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黃大仙祠的歷史沿革

黃大仙祠的歷史沿革

黃大仙廟分布在世界各地,香港、南洋、美國、廣州和南海西樵都有。而最早的黃大仙廟,應是浙江金華的“赤松觀”,黃大仙的“仙鄉”就在浙江金華。廣州黃大仙祠始建於清朝已亥年,即公元1899年,並於1904年得各界熱心人士捐款重修。當年這裏地雖偏僻,但曾是廣州的宗教聖地之壹,其香火鼎盛,對廣州市區及珠江三角洲壹帶有極大的影響。該祠雖於1910年遭受破壞,但舊祠所留下來的遺跡,如石刻對聯、浮雕石柱、扁額、門飾、石獅等,都飾以精致的雕刻,由此可以想見當年祠殿的宏偉規模和精致的建築藝術。

1915年,原黃大仙祠的主持人梁仁庵道長攜帶黃大仙的畫像、靈簽和藥簽等南遷到香港,並於1921年建成香港黃大仙祠。同樣地,黃大仙也深受海內外人士的信仰和祀奉。改革開放以來,海內外廣大熱心人士紛紛要求在原地恢復建造芳村黃大仙祠。後經有關部門批準,由(香港)加拿大置地有限公司和芳村新荔枝灣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組成廣州嘉遊旅遊景區開發有限公司,負責黃大仙祠的復建項目。經過2年的策劃和設計,於1997年11月破土動工,1999年2月6日完成第壹期工程,供各界人士參觀遊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