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 之 為 物 , 能 合 能 散 , 能 潛 能 見 , 能 弱 能 強 , 能 微 能 章 。 惟 不 可 見 , 所 以 莫 知 其 鄉 ; 惟 不 可 畜 , 所 以 異 於 牛 羊 。 變 而 不 可 測 , 動 而 不 可 馴 , 則 常 出 乎 害 人 , 而 未 始 出 乎 害 人 , 夫 此 所 以 為 仁。 仁 無 止 , 則 常 至 於 喪 己 , 而 未 始 出 乎 喪 己 , 夫 此 所 以 為 智 。 止 則 身 安, 曰 惟 知 機 ; 動 則 利 物 , 曰 惟 知 時 。 然 則 龍 終 不 可 見 乎 ? 曰 : 與 為 類 者 常 見 之 。
《龍 說》即 說 龍 , 藉 說 龍 以 說 人 。 作 者 於 開 首 對 龍 的 形 象 進 行 詳 細 的 描 繪 , 說 龍 " 能合 能 散 , 能 潛 能 見 , 能 弱 能 強 , 能 微 能 章 。 " 以 八 個 " 能 " 字 , 渲 染 出 龍 的 神 秘 及 變 幻 莫 測 。 龍 除 了 外 形 神 奇 , 亦 有 令 人 敬 佩 的 品 格 , 作 者 歸 結 為 " 仁 " 、 " 智 " 、 " 知 機 " 和 " 利 物 " 。 文 末 道 出 龍 雖 終 看 不 到 , 但 與 龍 有 同 樣 品 格 的 人 則 時 常 可 見 。 作 者 極 力 渲 染 有 美 好 品 德 的 龍 , 正 是 贊 美 世 上 的 仁 義 之 士 。 全 文 借 物 說 人 , 有 敘 有 議 , 語 句 工 整 , 音 節 鏗 鏘 , 對 偶 排 比 , 自 然 跌 宕 , 篇 末 點 題 , 都 能 表 現 出 作 者 深 厚 文 學 根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