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閱讀感想
。下面我說壹下我對親子閱讀的幾點體會與大家***勉。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是我經常對孩子說的壹句話,我認為首先應該讓孩子知道讀書的重要性,通過讀書,可以知道想知道的東西。如:女兒對我說,“媽媽,鱷魚看上去那麽兇,可是為什麽它看到獵物會哭呢?”我故作深思狀,“為什麽呢?為什麽呢,去,把那本十萬個為什麽拿來,我們壹塊找找看,到底是什麽原因會讓兇殘的鱷魚流淚。”我倆找到答案後,我會故意大聲說“噢,多虧了這本書啊,看來書裏什麽都有啊,以後還要多看書啊!”我也會經常給孩子講壹些孩子感興趣的故事,有時講著講著,正當孩子聽得津津有味的時候,我就故意忘記了具體內容,這個時候,孩子就會嚷嚷著趕緊講,我就拿過故事書來,找到正在講的故事,然後給孩子讀起來,原先孩子不大認字的時候,我讀,現在她嫌我讀得慢,每當這個時候,她就索興自己讀,久而久知,她就會以為書中什麽都有,也就基本上理解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真正含義,
心得體會
其次讓孩子知道如何讀書。起初,孩子看書翻來翻去,有時真的是壹目十行,這時我就不動聲色地等她看壹段時間後,問她這篇文章或者這個故事叫什麽名字啊?講的是什麽內容啊?主人公為什麽會這樣啊?事情的原因是什麽啊?結果怎麽樣啊……?問得她壹楞壹楞的,為了給我講出故事的內容,她只能耐心壹點看,認真壹點看,這樣壹來呢,她不光能把故事講完整,還能把壹些好的詞語或者句子記下來,這樣還提高了她自身的寫作(寫日記、寫作文)的能力。
另外,我覺得家長有必要給孩子營造壹個學習的氛圍,就象教室裏寫得“進門就讀書,提筆就練字”的標語壹樣,給孩子布置壹個溫馨的書屋,壹看就是學習陣地,壹進去就想讀書、學習,讓家長和孩子***同在親情的氛圍中學習,書的海洋裏遨遊,壹起享受讀書帶來的快樂和幸福。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和孩子壹起閱讀,和孩子壹起學習,和孩子***同成長!
問題二:親子***讀心得體會大約50字左右? 在學校召開親子***讀活動以來,我與兒子壹起閱讀《小布頭奇遇記》和《怪城奇遇記》,讀到高興時,看到兒子哈哈的大笑,聽著兒子“接著讀!接著讀!”的催促聲,心裏感到很滿足,仔細想壹想,與兒子壹起閱讀,真的體會很多。
平時總是發現兒子學的太慢,如此簡單的東西卻總是理解不了,自己急的不得了,後來靜下心來想壹想自己小時候的樣子,才發現兒子也真不容易,理解比什麽都重要,暗暗的告訴自己要學會換位思考,至少在陪兒子閱讀的我要有耐心,用兒子的思維體會兒子的生活,這也是壹種收獲吧。
與兒子壹起閱讀,通過壹些小故事,讓他知道什麽是對錯,讓他知道壹些簡單的社會準則,從小就樹立積極向上健康全面的的生活學習世界觀。與兒子壹起閱讀,不僅兒子高興,我自己也感到很快樂,雖然生活很累,工作很忙,但是拿著書給兒子講故事的時候,就會不知不覺放松起來,感覺很溫馨。
在閱讀時,有時讀錯了他給我指出來,有時他也能給我講壹些他聽到的小故事,問壹些我回答不了的問題,才發現他比我小時厲害得多,
發現互動學習的效果真的不錯,學得輕松,掌握得也快,有點兒羨慕他,要是我們小時候也這樣該多好。
在學校召開親子***讀活動中,我和兒子***同學習,***同成長,陪伴兒子讀書的同時,和兒子壹起讀書,壹起在書中感覺故事的精彩,詞語的優美,讓兒子感受到讀書的樂趣。總之,在與兒子壹起閱讀過程,我的收獲真的很多很多。
問題三:親子閱讀心得 怎麽寫 壹、 要了解補習生的補習原因。
俗話說:“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同是補習生,補習的原因卻不盡相同。主要有四種:壹種是基礎差,成績壹直不好,每次模考都沒有上過線的考生,這類考生補習的原因是希望勤能補拙,最後達到“笨鳥先飛”的目的。第二種人是平時成績較好,模考經常上線,可是高考失手,成績不盡人意,這類考生補習的原因是再熬壹年,明年或許會更好。第三種人是平時成績壹般,學習態度不太認真,做壹天和尚撞壹天鐘,但又有點小聰明,高考成績差壹點就上線,這類考生討厭學習,認為“好馬不吃回頭草”,自己無論如何都不願回校補習了,可是面對親戚朋友的壹番苦心,不得不帶著壹種“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壹去兮不復還”的心態來補習。第四種人是平時成績特別好,模考幾乎都能上重點,可高考成績上了本科線卻上不了重點線,或上了重點線卻不是自己心中的重點線,這類考生是帶著“不到黃河不死心”、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心態來補習的。
二、 要了解補習生的心理特點。
醫生要治好病人的病,必須先查明病癥,然後才能“對癥下藥”。同樣道理,要幫助補習生提高成績,必須深入了解他們的心理特點。補習生的心理特點大致有以下幾點:
第壹、自卑。十二年的寒窗苦讀,換來的不是壹舉成名,而是壹張無顏見“江東父老鄉親”的成績單,面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那無奈與失望的眼神,面對金榜題名大擺筵席慶賀的同學,補習生的內心被無以言狀的痛苦占據著,補習前大部分人都說曾經把自己關在房間裏壹個多月,終日以淚洗面,誰也不想見,他們覺得自己是社會的淘汰者,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窩囊的人,對前途感到壹片茫然,不知何去何從,自卑感讓他們無地自容。
第二、沈默寡言,郁郁不樂是眾多補習生的另外壹個心理特點。上大學的夢破滅以後,他們回到學校,又見到了許多昔日的老師和同學,但這時的心境與以前完全不同了,總是覺得人們都拿異樣的眼光來看待他們,總認為那眼神有嘲諷和鄙視的意思,其實周圍的人對他們壹視同仁,並無半點惡意。但他們認為並非如此,於是他們就覺得無地自容,自卑感就油然而生了,這是壹種畸形的心理。
第三、壓力大,輸不起,是補習生的又壹個特點。許多補習生家裏經濟並不寬裕,特別是從農村來的補習生,讀了十幾年書後,有些人家裏幾乎是家徒四壁了。但世代當農民的父母已經過怕了窮日子,“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思想意識使他們不惜壹切代價供自己的子女考大學,認為上了大學就有了固定的單位,就有了固定的工資,就有了鐵飯碗,把上大學看成是從“農門”跳進“龍門”的唯壹出路。補習生面對孤註壹擲的父母親,唯有拼命別無他法,對萬壹又考不上該怎麽辦這個問題,他們連想都不敢想,重重壓力使他們除了拼搏還是拼搏,他們已經到了輸不起這個地步了。
首先,要幫他們找回自信心。自信心是壹個人能否成功的關鍵,而補習生最缺乏就是自信心,最需要的也是自信心。在補習班上第壹節課時,我首先在黑板上抄下孟子的壹段話:“舜發於畎畝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熬舉於海,百裏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然後又舉了古今中外壹些有作為的人都不是壹帆風順的,而是在極度的困境中挺過來的,如司馬遷受了宮刑還寫出了文學巨著《史記》;曹雪芹舉家食粥卻創作了《紅樓夢》……這些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能夠化悲通為力量,壹個人遇到壹點挫折就壹蹶不振是可悲的。壹個偉人曾經說過:“如果錯過太陽妳哭泣了,那麽妳也錯過了月亮了。”……這樣壹引導,挫折不但不可怕,還是通往成功殿堂的階梯呢!
為了幫他們找回自信心,僅靠思想指導是不夠的,還必須關心和熱愛他們,這是......>>
問題四:親子閱讀心得怎麽寫 寫心得體會的格式
、什麽是“心得體會
在參與社會生活與社會實踐中,人們往往會產生有關某項工作的許多感受和體會,這些感受和體會不壹定經過嚴密的分析和思考,可能只是對這項工作的感性認識和簡單的理論分析.用文字的形式把這些心得表達出來,就是“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是壹種日常應用文體,屬於議論文的範疇.壹般篇幅可長可短,結構比較簡單.
2、心得體會怎麽寫?心得體會的寫法
心得體會的基本格式大致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I、標題
心得體會的標題可以采用以下幾種形式:
在XX活動(或XX工作)中的心得體會
關於XX活動(或XX工作)心得體會(或心得)
心得體會
如果文章的內容比較豐富,篇幅較長,也可以采用雙行標題的形式,大標題用壹句精練的語言總結自己的主要心得,小標題是“在XX活動(或X X工作)中的心得體會”,例如:
從小處著眼,推陳出新
――參加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賽的心得
II、正文 這是心得體會的中心部分
(1)開頭 簡述所參加的工作(或活動)的基本情況,包括參加活動的原因、時間、地點、所從事的具體工作的過程及結果.
(2)主體 由於心得體會比較多地傾向於個人的主觀感受和體會,而人的認識往往有壹個逐漸發展和演變的過程,因此,在心得體會的主體部分的結構安排上,常常以作者對客觀事物的主觀感受和認識發展、情感變化為中心線索,組織材料,安排層次.具體的安排方法主要有兩種:並列式結構和遞進式結構.
A.從不同角度將自己的感受和體會總結成幾個不同的方面,分別加以介紹,層次之間是並列關系.即:
體會(壹)
體會(二)
體會(三)
?
在每壹部分內部,理論上總述,再列舉事實加以證明的方法,使文章有理有據,不流於空(華考範文網
B.遞進式結構比較適合於表現前後思想的變化過程,尤其是針對以前曾有錯誤認識,經過活動(或工作)有所改變的情況.
在層次安排上,遞進式結構應先簡述以前的錯誤認識,再敘述參加活動的原因、時間、地點、簡單經過,然後集中筆墨介紹經過活動所產生的新的認識和感受,重點放在過去的錯誤與今天的認識之間的反差,以此證明活動的重要意義.
(3)結尾 心得體會的結尾壹般可以再次總結並深化主題,也可以提出未來繼續努力的方向,也可以自然結尾,不專門作結.
(4)署名 心得體會壹般應在文章結尾的右下方寫上姓名,也可以在文章標題下署名,寫作日期放在文章最後.
3、寫作心得體會應註意的問題
(1)避免混同心得體會和總結的界限.壹般來說,總結是單位或個人在壹項工作、壹個題結束以後對該工作、該問題所做的全面回顧、分析和研究,力求在壹項工作結束後找出有關該工作的經驗教訓,引出規律性的認識,用以指導今後的工作,它註重認識的客觀性、全面性、系統性和深刻性.在表現手法上,在簡單敘述事實的基礎上較多的采用分析、推理、議論的方式,註重語言的嚴謹和簡潔.
心得體會相對來說比較註重在工作、學習、生活以及其他各個方面的主觀認識和感受,往往緊抓壹兩點,充分調動和運用敘述、描寫、議論和說明甚至抒情的表達方式,在敘述工作經歷的同時,著重介紹自己在工作中的體會和感受.它追求感受的生動性和獨特性,而不追求其是否全面和嚴謹,甚至在有些情況下,可以‘‘只論壹點,不計其余’’.
(2)實事求是,不虛誇,不作假,不無病 *** .心得體會應是在實際工作和活動中真實感受的反映,不能扭捏作態,故作高深,更不能虛假浮誇,造成內容的失實....>>
問題五:親子閱讀體會怎麽寫 篇壹:幼兒親子閱讀心得範文
寒假,我們壹起讀了《希臘羅馬神話》,有壹種久違了的感覺。我們壹起認識了宙斯,普羅米修斯,阿波羅,知道了潘多拉的盒子----在親子閱讀中,我們***成長。
對於這些神話故事,我本來不是很熟悉,但是壹起讀書的過程中,也跟著孩子增長了見識,比如潘多拉的故事,比如折桂的由來。而孩子也在讀書的過程中練習了壹下拼音,懂得了很多詞語的意思,培養了文字感悟能力和壹定的人文素養,比如卑鄙等詞的意思,知道愛是什麽,還找到了中國古代與希臘神話的***同之處:都有用泥土造人壹說。更為重要的是加深了我們之間的感情,對家長增加了依戀。由此,增加了為孩子讀書的信念,以及,必須為此作出的努力。
《朗讀手冊》上有這樣壹段話:“妳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壹箱箱珠寶與壹櫃櫃的黃金。但妳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壹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這句話我壹直很喜歡,曾經推薦給很多人,因為孩子壹直很喜歡聽我讀書,親子閱讀伴隨我們度過了幼兒時代,直至進入小學。進入小學後,因為我們時間安排不合理,不得不忍痛割愛,最愛的讀書只是偶爾翻起,似乎每天都疲於奔命。
寒假了,有了充裕的時間,終於又有了親子閱讀的美好時光。那麽,開學後呢,難道又要把書丟到壹邊嗎?寒假的閱讀,引起了我們的反思,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為了我們的美好閱讀,我們,必須克服壹切困難,合理安排好時間。
以前讀的大部分是繪本,偶爾有幾篇小說,對於缺乏圖畫的小說孩子的興趣是不大的。這次讀的《希臘羅馬神話》屬於註音版的美繪本,在讀書的過程中,發現孩子依然沿襲以往的習慣,喜歡先看圖,但是,也開始了對字的關註。壹年級,已經學會了拼音,偶爾會糾正我的讀音,盡管只是偶爾,還不是很熟練和很經常。但是,在讀書的過程中,我們會看到孩子也在慢慢成長。
《希臘羅馬神話》有很多篇章,不是壹天能讀完的,我們壹般都是每晚壹篇。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每到睡覺就會拿起那本書,很有計劃的感覺,偶爾也很貪心,希望壹下讀完,但是,終於還是形成了按時按量的讀書好習慣。
如果,我們能把這種讀書習慣堅持到底,相信我們的收獲絕對是難以形容的。
讀書是美好的,未來是美好的,如果狄爾尼索斯也給我們象彌達斯那樣壹個機會,可以實現壹個願望,那麽,請讓我們讀遍天下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