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讀作zhū yì jūn。
拼法
zhū:聲母zh,韻母u,聲調壹聲。
yì:聲母y,韻母i,聲調四聲。
jūn:聲母j,韻母un,聲調壹聲。
基本釋義明穆宗朱載坖的第三子,母為貴妃李氏。明朝第十三代皇帝。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詳細解析嘉靖四十二年八月十七日(1563年9月4日),朱翊鈞出生在裕王府,是明穆宗朱載坖的第三子。明穆宗有四子,長子朱翊釴、次子朱翊鈴俱早亡。四子朱翊镠與朱翊鈞同為李氏所生。
名字的由來朱翊鈞的祖父世宗嘉靖帝晚年迷信道教,“諱言儲貳,有涉壹字者死”,因此,關於朱翊鈞的誕生,沒人敢報告嘉靖皇帝,更不敢為之起名字。直到隆慶元年(1567年)正月初十日,廷臣上疏請立皇太子,同月十八日明穆宗才為他賜名,叫朱翊鈞。明穆宗說:賜妳名字,名為鈞,是說聖王制馭天下,猶如制器之轉鈞也,含義非常重大。妳當念念不忘。
朱翊鈞的早期經歷
隆慶二年(1568年)三月十壹日,因其成為了其父子嗣中最為年長的,故朱翊鈞被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朱翊鈞的生母李太後身世卑微原是宮人,後來母以子貴才晉升為貴妃。
朱翊鈞雖然年幼,卻很懂得這個道理。明穆宗任命壹批大臣為教官,輔導他讀書。朱翊鈞學習非常用功。其母李氏教子非常嚴格。朱翊鈞小時候稍有懈怠,李太後就將其召至面前長跪。每次遇到講筵的時候,李太後都令經筵講官入前親授。
每遇到早朝的時候,五更就到了朱翊鈞的寢宮,早早將朱翊鈞叫起。由於講官的盡心輔導,李太後的嚴格管教,以及朱翊鈞本人的刻苦努力,朱翊鈞年漸長而學愈進。他自己後來也常常十分得意地說:“朕五歲即能讀書。”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朱翊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