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年之前,在壹個叫卡爾·威特的孩子誕生之前,全世界的人們,都有壹個***識:「學霸,都是天生的。」
但是,卡爾·威特的父親,卻憑借壹己之力,升級了人類的 育兒 認知——「 學霸, 並不是由遺傳和天賦決定的,而是由出生後父母的早期教育決定。」
他憑什麽讓世人改變這個觀念?因為他做到了。他把他的兒子小卡爾·威特,培養成了不世出的學霸:9歲時就熟練掌握六國語言;並且通曉動物學、植物學、物理學、化學,其中最擅長數學。
年僅9歲就考入德國高等學府——萊比錫大學,緊接著10 歲又進入哥廷根大學,13 歲就出版《三角術》壹書,14 歲被授予哲學博士學位,這是當今吉尼斯世界紀錄——“世界上年紀最小的博士紀錄”的保持者。這個紀錄迄今為止,已經過去200 多年,仍然無人超越。
而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小卡爾·威特剛出生時,被確診為患有 先天癡呆癥。
當老卡爾·威特得知這個消息時,內心幾近崩潰的邊緣,當天晚上他在日記中寫到:「盡管我很悲傷,可是沒有絕望!上帝怎樣去安排每個孩子的天賦,誰都無能為力!但是,我卻要盡到做父親的責任,盡我所能,給他最好的教育!」
孩子是妳自己的,如果妳不用心,沒有人會關心。 老卡爾·威特,沒有放棄他的兒子,經過幾年的用心教育,他把先天癡呆的兒子,培養成了人們眼中的超級學霸。
卡爾·威特的壯舉,讓此後的人們開始重視兒童的早期教育,他被尊稱為“兒童早期教育開創者”,我們現在熟知的現代兒童教育專家, 像蒙臺梭利、斯托夫人、席德斯等等,都是受到《卡爾·威特的教育》的啟發。
那麽老卡爾·威特,是如何將壹個先天患有癡呆癥的兒子,培養成超級學霸的?我在反復看了幾遍《卡爾·威特的教育》後,為妳解讀其精華部分。
老卡爾·威特的教育核心思想是 :決定孩子未來的,最重要的不是天賦,而是教育; 孩子將來是成為學渣還是學霸,不取決於天賦和遺傳,而是 取決於父母的早期教育。
現在, 仍有不少的家長認為,孩子的教育啟蒙時間,應該從7歲開始;但已經有很大壹部分新壹代父母認為,應該從2歲會講話開始。
但是,老卡爾·威特卻告訴我們:那已經晚了!應該從出生的兩周之後,就要開始了。
老卡爾·威特說: 「0-3 歲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其認知能力和吸收能力都超乎我們的想象。」
我們想象看,如果把壹個成人,隨機扔到壹個未知的太空星球中,需要多久,才能學會和“外星人”的無障礙溝通?成人預計是7年,而嬰兒呢?只要不是先天缺陷,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在3歲左右,學會說話和正常溝通。
因此,0-3 歲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這在卡爾威特之前,幾乎沒有人意識到,而系統提出的,卡爾威特是第壹人。
這再次證明:孩子的智力相差無幾,家長給予正確的養育,是孩子成才的第壹步。
孩子未來的樣子,取決於父母今天付出了多少,努力了多少。 《卡爾·威特的教育》的另壹個核心思想是: 盡可能早、盡可能多、盡可能正確地,開發孩子的智力,這樣孩子就能成為學霸。
在學習卡爾·威特的早期教育之前, 我經常用“兒語”和孩子溝通:“寶寶吃飯飯;寶寶覺覺,寶寶尿尿”等。卡爾威特非常不推薦這種方式,因為這犧牲了孩子 思維的發展。
因為,在壹歲之前,視力還沒發育完全,所以嬰兒感知外界的信息,主要是靠耳朵。嬰兒對聽覺的依賴性很強,嬰兒的大腦對聽覺的識別占比非常高。
在此基礎上,卡爾威特,提出壹個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 幫助嬰幼兒學習語言,並不能只是為了讓孩子學會說話,更重要的是,要通過語言學習,塑造思維。
卡爾威特主張用清晰、流利、純粹的語言,跟嬰兒溝通。目的不是為了讓孩子早壹點學會說話, 而是為了幫助孩子建立正常的思維:當我餓了,我應該說「我餓了」,而不是說「吃飯飯」。
通過正常的語言溝通,可以盡早建立孩子正常的思維架構。 這樣孩子才能更容易地理解抽象的事物,更快地為更深刻的事物進行主動的思考,例如數學、邏輯、音樂、哲學、科學等等。
小卡爾威特 9 歲就能上大學,通曉6門語言,很大壹部分原因就是因為老卡爾在3歲前,幫助他建立起標準、真實的思維架構,使小卡爾對更深刻問題的解讀時間,比同齡人大大被縮短了。
因此,真正讓孩子成為學霸,贏在起跑線的,不是學區房,不是名校,而是妳對孩子的早期教育。
《卡爾·威特的教育》中有壹個案例:卡爾的鄰居家,有壹個小男孩生性活潑好動、調皮搗蛋,父母被折磨得壹個頭兩個大,經常嚴厲斥責,卻還是屢教不改。這是不是像極了我們身邊很多孩子?
有壹天老卡爾去鄰居家做客,這個小男孩的惡作劇又開始了。他把面包撕碎,壹邊揉來揉去,壹邊興奮地跟父母炫耀他的“傑作”。
這讓鄰居非常惱火,又開始大聲斥責。
飯後,鄰居向老卡爾求助,怎麽樣才能讓孩子改掉這個壞毛病。老卡爾說:「很簡單,當孩子下次還這麽做時,妳們直接無視就好了。」
鄰居半信半疑,但還是照做了。下壹次吃飯時,小男孩又開始了他的“表演”,但是這壹次,父母選擇了無視,沒有批評也沒有制止,只是靜靜的繼續吃他們自己的飯。小男孩失落的問:「為什麽這次妳們沒有反應,沒有責罵我?」
媽媽說:「不止今天,以後也不會了。」從此,這個小男孩再也沒有做過類似的惡作劇。
當孩子停止惡作劇,他也就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正確的事情上,從而提高智力。
老卡爾·威特,用自己的實踐,向世人證明:學霸與天賦也沒有必然的聯系,每壹個孩子都具備成為學霸的潛力,只要方法得到,妳也可以將妳的孩子,培養成壹個 健康 快樂的學霸。
在這本享譽世界教育史的奇書——《卡爾·威特的教育》壹書中,他在最後部分寫到: 「我最初的教育理想,只是想讓兒子能夠成為壹個接近完美的人,只是想讓他的壹生,在充滿情趣和幸福中度過,僅此而已。」
說來慚愧,我是孩子2歲多時才看了這本書,之前就聽過他的傳奇 育兒 經歷,但壹直不以為然,以為是某些人虛構出來的。
但聽壹個教育專家介紹,通讀了好幾遍,每壹次看都有新的收獲。真是太後悔了,沒有早壹點讀到。不過也慶幸,我的孩子才3歲,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這段時間,實驗了書裏的方法後,孩子的進步真是突飛猛進,原先詞匯量很有限,現在可以和我拌嘴了;原先玩 遊戲 遇到困難,總是求助媽媽,現在自己都會想辦法解決問題,而且有些辦法連我們成人都想不到,他卻想到了,讓我們驚艷不已。
由此,我更加堅定這本書價值,因此我又通讀了幾遍,把其中的精華,整理出來分享給妳,希望對有緣看到這篇文章的妳,能有所啟發。
同時也建議,有條件的家長,可以買壹本回去,有空的時候翻壹翻,會對妳的 育兒 認知,有很大的啟發和升級,這對妳和妳的孩子,都非常重要: 即使再平凡的人,只要教育得當,也壹定能成長為不平凡的人。
單本《卡爾·威特的教育》,僅32元,點擊下方鏈接可以買得到:
我買的是5本套裝,包括《卡爾·威特的教育》、《猶太人教子枕邊書》、《斯托夫人的教育》、《蒙臺梭利的教育》、《哈佛家訓》,***5本僅75元,點擊下方鏈接可以買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