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越好的音樂越悠遠潛低,越好的形象越飄渺宏遠。指“越是大的成就往往越穿透悠遠,越是大氣度的往往越包容萬物。”
出自《道德經》“大方無隅,大器免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這是由老子提出的中國古代文學理論中的壹種美學觀念,意在推崇自然的、而非人為的美。
白話譯文:意思是最方正的沒有棱角,最大的器具最後完成,最大的音樂沒有聲響,最大的形象沒有形象。
擴展資料“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這是由老子提出的中國古代文學理論中的壹種美學觀念,用這五種現象來說明道的無為境界。意在推崇自然的、而非人為的美。
《老子》認為音樂可以分為兩類:壹類是無為的自然的音樂;壹類是世俗的非自然的音樂。無為的自然的音樂為道的音樂,符合道的特征,是壹切人為音樂之本,無所不在,無所不容。它是最美的,又是無聲的,是音樂的最高境界。人為的音樂雖然是動聽的,但這種有聲之樂的美是世俗的、暫時的,會“令人耳聾”,所以不宜提倡。
《老子》以“大音”來排斥和其相對的“五音”,以無聲之樂來排斥有聲之樂,以達到取消壹切有聲之樂的目的也是可以看到的。“大音希聲”提出的追求自然的思想,也是有助於音樂的自由發展。
百度百科-大音希聲,大象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