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裏論述英雄及其業績壹去不復返的語句是: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出去。
出自:南宋·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壹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譯文:
江山千古依舊,割據的英雄孫仲謀,卻已無處尋覓。無論繁華的舞榭歌臺,還是英雄的流風余韻,總被無情風雨吹打而去。那斜陽中望見的草樹,那普通百姓的街巷,人們說寄奴曾經居住。遙想當年,他指揮著強勁精良的兵馬,氣吞驕虜壹如猛虎。
元嘉帝多麽輕率魯莽,想建立不朽戰功,卻落得倉皇逃命,北望追兵淚下無數。還記得四十三年前,我戰鬥在硝煙彌漫的揚州路。真是不堪回首,拓跋燾的行宮下,神鴉叫聲應和著喧鬧的社鼓。有誰會來尋問,廉頗將軍年紀已老,他的身體是否強健如故?
舞榭(xiè)歌臺:演出歌舞的臺榭,這裏代指孫權故宮。榭,建在高臺上的房子。
尋常巷陌:極窄狹的街道。尋常,古代指長度,八尺為尋,倍尋為常,形容窄狹。引伸為普通、平常。巷、陌,這裏都指街道。
“想當年”三句:劉裕曾兩次領兵北伐,收復洛陽、長安等地。金戈,用金屬制成的長槍。鐵馬,披著鐵甲的戰馬。都是當時精良的軍事裝備。這裏指代精銳的部隊。
擴展資料:
全詩賞析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作者是懷著深重的憂慮和壹腔悲憤寫這首詞的。上片贊揚了在京口建立霸業的孫權和率軍北伐氣吞胡虜的劉裕,表示要像他們壹樣金戈鐵馬為國立功。下片借諷刺劉義隆來表明自己堅決主張抗金但反對冒進誤國的立場和態度。
全詞豪壯悲涼,義重情深,放射著愛國主義的思想光輝。詞中用典貼切自然,緊扣題旨,增強了作品的說服力和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