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敘事的感想隨筆反思5篇
作為壹名幼兒園大班的老師,要尊重幼兒,跟幼兒建立良好的關系,那麽妳知道怎麽才能寫好幼兒園隨筆嗎?幼兒教師要為幼兒剪指甲,避免抓傷的安全事故發生。註意觀察幼兒不同的破壞性行為,幼兒教師給予及時的制止,並進行隨機教育。妳是否在找“幼兒園教育敘事的感想隨筆反思”,下面我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幼兒園教育敘事的感想隨筆反思篇1
美工區活動開始了,平時只喜歡搭建區的趙張家洋小朋友很意外的選擇了美工區,於是,我特意觀察了他的活動。
可能是由於最近美術課上孩子們畫了全家福,孩子們很喜歡畫全家福的甜蜜感。進入美工區,大部分孩子都選擇用彩筆畫人物。周子陽小朋友開始用水彩筆畫自己的全家福,壹個大腦袋,長上壹些豎起來的直發。他很開心自己的作品,繼續創作。直到畫完了壹個人物,他說是爸爸。興奮地和旁邊的趙張家洋小朋友炫耀道:“看我的爸爸,頭發好看不?”趙張家洋正愁著不知道如何下筆呢,看到了周子陽的作品,先是楞了壹下(其實他在看周子陽的畫),突然大笑說:“妳那是螃蟹嗎?”周子陽看了看自己的畫說:“這是我的爸爸,妳看,這是他的頭,這是他的眼睛、鼻子、嘴巴,還有頭發呢。”趙張家洋還是在笑周子陽,不過,都不說話了。周子陽有點不高興,不過還是繼續畫他的作品。而趙張家洋呢,臉上流露出洋洋得意笑,準備畫畫了。
真想看看他要畫什麽。過了壹會,安靜的教室裏,壹聲“看我的螃蟹”引來了大部分幼兒的圍觀。不過很快幼兒都各自玩自己活動。我趕快走過去,他就抓著我說:“老師,妳看我畫的螃蟹,我畫的。”我看到的是壹個圓圓的身體,旁邊張了超過八條腿的螃蟹。不過還挺像。於是我鼓勵他說,妳畫的螃蟹身體真像真好看,螃蟹的腿也像是要爬走了壹樣,妳再給它長上兩個大眼睛吧。於是他很開心的在完成作品。而周子陽的人物畫也很不錯,同樣的也鼓勵了他。
幼兒園教育敘事的感想隨筆反思篇2
說實話,做“孩子王”並不是我當初的心願。那時候,“幼兒教師”這個概念在我頭腦裏既不清晰也沒在意。直到有壹天,實實在在做了幼兒教師,才體會到這個概念由抽象到具體竟有些難了。
第壹次面對孩子們那壹張張天真的笑臉,聽到他們壹聲聲的喊“老師好”,真有些不知所措。上課時頗有感情的給這些小聽眾講故事,自覺講的娓娓動聽,可故事還沒講壹半,就有人舉手報告:
“老師,我要上廁所!”
“老師,我也要去!”
“老師,……”
我還沒決定怎樣回答他們,舉手的卻越來越多。哎!怎麽辦?廁所總得上,盡管從他們的表情上已看出上廁所是假,不願上課是真。
“集體上廁所事件”發生之後,心裏總也不是滋味。在以後的教學中,逐漸學習了解幼兒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懂得了教師應和幼兒***同擔任活動中的角色,並且要以幼兒為主體,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這樣才能吸引幼兒的註意力。
盡管,做“孩子王”不是我當初的心願,但做壹名合格的幼兒教師,確是我現在唯壹的心願。
幼兒園教育敘事的感想隨筆反思篇3
在幼兒園裏,孩子就是主體,那壹張張童真的笑臉和壹句句稚嫩的話語在幼兒園裏就是壹道美麗的風景線。作為教師的我們往往忽略了去傾聽幼兒之間的談話。班裏的孩子也總是喜歡"閑聊",玩玩具時,邊玩邊聊;區角活動裏,嘻嘻哈哈,歡聲笑語;就連有時上課也有幾個人竊竊私語,為此,我們老師挺煩惱的,有時就大聲批評他們,說完安靜壹會兒,可隔壹會,他們又繼續上演"脫口秀",聲音還越來越大……
我發現很多老師都會用這種強制的辦法對待孩子。其實這樣孩子是難以接受的。孩子們有語言表達的需求,他們需要交流信息,抒發感受。同時,他們的"閑聊"也鍛煉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增進了彼此之間的交流。我們應該反思:這種現象是不是我們平時留給孩子們自由交談的時間太少了,才導致的呢?
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怎樣運用自己的教育機智,捕捉孩子之中的熱點,更新教育方式,把孩子們的註意力吸引過來,而不是非要強制孩子閉上嘴。
因此,在上課時,我們應該積極運用各種教育手段來吸引孩子,使他們投入到活動中去,利用生動活潑的語氣語調,豐富的肢體語言,或者是直觀的玩教具,多媒體教學等等這些新穎的東西來滿足孩子的需求。另外,教學的形式多樣化,采用集體、小組、個別相結合的方法。在遊戲、飯前、飯後的時間裏,在不影響別人、不大喊大叫的情況下,允許幼兒自由交談,教師也可以尋找時機加入交談,為他們營造壹個輕松、愉快的氛圍。
《綱要》中也提出:"幼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力,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為基本活動,保教並重,關註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尊重就是讓幼兒對自己充滿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出正確的選擇和判斷。尊重就是不把成人的要求強加於幼兒,而是鼓勵幼兒發表自己的意見與看法,相信幼兒有自己的`見解。尊重對於幼兒來說意義重大。那麽,怎樣才能做到尊重幼兒呢?我認為,尊重幼兒,就要促進幼兒富有個性化的發展。要發展幼兒的個性,就必須尊重幼兒的個性,尊重幼兒的心理發展。
幼兒園教育敘事的感想隨筆反思篇4
牽手
每當我帶領孩子去休息室午睡時,小朋友們都爭著和我牽手,開始,我還很耐心,壹個個的說:“這次領妳,下次領妳……”。但有幾次我不耐煩了,幹嗎非和我牽手,以後誰也不牽了!小朋友撅著嘴走開了。
過後壹想:他們這是需要大人愛撫的表現,父母不都是牽著孩子的手嗎?孩子爭著和我牽手,這是親近我,我怎麽能用粗暴的態度去刺傷他們的心呢!這以後我總是盡量滿足他們的要求,有時還要去抱抱他們。在遊戲中,我也盡量滿足他們的這種想親近老師的要求,時間長了,孩子們和我的關系倍加融洽了。
孩子的故事
我最喜歡同凱凱講話了,她總愛牽著我的手,給妳講奶奶家種著的石榴成熟了;講昨晚上家裏養的貓惹得他怎麽也睡不著覺;講他最喜歡看大門老爺爺種的花、養的魚、鳥兒什麽的;還有叔叔學習好,考上大學,會說外語等等。他的故事可真多,每天都有壹個新故事,他的故事是春風拂面的感覺,雖不精彩和曲折,卻是那麽溫馨和親切。那是壹個孩子感受生活不加任何修飾的原始故事。所以它來的自然,講的自然,美得自然。
會飛的大炮
壹天,孩子們都在區角活動時,泥工區裏的巖巖小朋友拿著手中的小作品來到我身邊自豪地說:“老師,妳看,我捏了壹架大炮,”。我低頭看了看說:“挺像壹架飛機。”他聽了大聲反駁道:“這是會飛的大炮。”我覺得這個小朋友的想象力很豐富,就引導他拿妳這會飛的大炮飛給全班的小朋友看看好嗎?他愉快的答應了。拿著手中的大炮壹會兒忽高忽低飛翔,壹會兒收起翅膀,降落到地面上。其他小朋友都停下手中的活動,個個看得出了神,蹦跳著拍手為他叫好。
孩子們的想象力非常豐富,作為教師要及時捕捉孩子思想的閃光點,采取熱情鼓勵的態度,讓幼兒展開想象的翅膀,盡情的去發揮、去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