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佇倚危樓風細細,
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
草色煙光殘照裏,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壹醉,
對酒當歌,"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賞評這是壹首懷人之作,全詞巧妙地把飄泊異鄉的落魄感受,同懷戀意中人的纏綿情思融為壹體,表現了主人公堅毅的性格與執著的態度,成功地刻畫了壹個誌誠男子的形象。
《雨霖鈴·寒蟬淒切》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裏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賞評柳永與心上人蟲娘分別,寫下這首依依惜別之作,此作遣詞造句不著痕跡,繪景直白自然,場面栩栩如生,將情人惜別時的真情實感表達得纏綿悱惻,淒婉動人,堪稱抒寫別情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詞和婉約詞的代表作。
《憶帝京·薄衾小枕涼天氣》
薄衾小枕涼天氣,乍覺別離滋味。展轉數寒更,起了還重睡。
畢竟不成眠,壹夜長如歲。
也擬待、卻回征轡;
又爭奈、已成行計。
萬種思量,多方開解,只恁寂寞厭厭地。
系我壹生心,負妳千行淚。
賞評這是壹首相思詞,描寫了詩人輾轉難眠,由“乍覺”到飽受煎熬,再到苦苦掙紮,最後發出真摯的誓言的心理歷程,層轉層深,歷歷在目,整首詞純用口語白描來表現詞人的內心感受,藝術表現手法新穎別致,是頗具特色的壹首小詞。
《鶴沖天·黃金榜上》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
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
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尋訪。
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
青春都壹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賞評此詞是柳永青年時參加科舉考試落榜不第後所作。全詞表現了詞人恃才傲物、狂放不羈的個性與懷才不第的牢騷和感慨。
《少年遊·參差煙樹霸陵橋》
參差煙樹灞陵橋,風物盡前朝。
衰楊古柳,幾經攀折,憔悴楚宮腰。
夕陽閑淡秋光老,離思滿蘅臯。
壹曲陽關,斷腸聲盡,獨自憑蘭橈。
賞評此詞上闋寫離開長安時所見;下闋以抒情為主,寫離別長安時:置身舟中的感受。全詞通過描寫富有寓意和韻味的景物來表達悲愁與離愁、羈旅與感昔的雙重惆悵,使人觸景生情,見微知著。
《二郎神·炎光謝》
炎光謝。過暮雨、芳塵輕灑。
乍露冷風清庭戶,爽天如水,玉鉤遙掛。
應是星娥嗟久阻,敘舊約、飆輪欲駕。
極目處、微雲暗度,耿耿銀河高瀉。
閑雅。須知此景,古今無價。
運巧思、穿針樓上女,
擡粉面、雲鬟相亞。
鈿合金釵私語處,算誰在、回廊影下。
願天上人間,占得歡娛,年年今夜。
賞評這是壹首詠七夕佳期的作品。作者把“天街夜色涼如水”的意象世界與“鈿合金釵私語處”的心靈世界和諧地統壹起來,描繪了壹幅歡樂、祥和、幸福而又溫馨的七夕夜色圖,發出了珍惜良宵、莫負美景的呼喚。
《晝夜樂·洞房記得初相遇》
洞房記得初相遇。
便只合、長相聚。
何期小會幽歡,變作離情別緒。
況值闌珊春色暮,對滿目、亂花狂絮。
直恐好風光,盡隨伊歸去。
壹場寂寞憑誰訴。
算前言、總輕負。,慧輕負。
早知懲地難拚,悔不當時留住。
其奈風流端正外,更別有,系人心處。
壹日不思量,也攢眉千度。
賞評這是壹首回憶往昔歡聚和抒寫相思的詞。作者塑造了壹個獨居索寞、傷春懷人的思婦形象。詞中以長調的形式,縱橫馳騁,鋪敘展衍,層層遞進,把女主人公細膩深婉的內心世界表現得曲折往復,使讀者清晰地感覺到了她的個性與生命的真實存在。
《鶴沖天·閑窗漏永》
閑窗漏永,月冷霜花墮。悄悄下簾幕,殘燈火。再三追往事,離魂亂、愁腸鎖。無語沈吟坐。
好天好景,未省展眉則個。
從前早是多成破。
何況經歲片,相拋亸。
假使重相見,還得似、舊時麽。
悔恨無計那。迢迢良夜。
自家只恁摧挫。
賞評詞中展現了主人公拾起壹段既拋不開、又提不起的感情經歷,並以剎那間的感情體驗消磨自己的生命過程,無異壹位悔恨無已的歌妓的內心獨白,令人震撼。
《彩雲歸·蘅臯向晚艤輕航》
蘅臯向晚艦輕航。
卸雲帆、水驛魚鄉。
當暮天、霽色如晴晝,江練靜、皎月飛光。那堪聽、遠村羌管,引離人斷腸。
此際浪萍風梗,度歲茫茫。
堪傷。朝歡暮散,被多情、賦與淒涼。
別來最苦,襟袖約,尚有余香。
算得伊、鴛衾鳳枕,夜永爭不思量。
牽情處,惟有臨歧,壹句難忘。
賞評據說,這是柳永思念妻子之作,全詞語言極其雅致、意境極其蒼茫淒美、繪景抒情都極好。而且相思之情隱然結合了身世漂泊、誌意追尋與落空的感慨,情感抒發十分豐滿。
《采蓮令·月華收》
月華收,雲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時情苦。
翠娥執手送臨歧,軋軋開朱戶。
千嬌面、盈盈佇立,無言有淚,斷腸爭忍回顧。
壹葉蘭舟,便恁急槳淩波去。
貪行色、豈知離緒,萬般方寸,但飲恨,脈脈同誰語。
更回首、重城不見,寒江天外,隱隱兩三煙樹。
賞評這首詞,上片以景襯情,下片則描繪人物時蘊情會意。全篇借春風楊柳繪寫濃春美景,襯比香閣女子的綽約風姿,曲傳離思別意,景與情諧,物與人合,宛轉含蓄,情致纏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