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渙涼州詞其壹和其二全詩原文如下:
王之渙《涼州詞二首》
其壹
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其二
單於北望拂雲堆,殺馬登壇祭幾回。
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
白話譯文:
其壹
黃河好像從白雲間奔流而來,玉門關孤獨地聳峙在高山中。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原來玉門關壹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其二
突厥首領來到中原求和親,北望自己的領土,看到了邊界以北的拂雲堆神祠,回想昔日曾經多次在此殺馬登臺祭祀,然後興兵犯唐,頗有幾分躊躇滿誌。
但現在唐朝天子神武超絕,不肯與突厥和親,此次中原之行只好無功而返。
《涼州詞二首》的簡介:
《涼州詞二首》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組詩作品。
第壹首詩詩調蒼涼悲壯,雖寫滿抱怨但卻並不消極頹廢,表現了盛唐時期人們寬廣豁達的胸襟。詩文中對比手法的運用,使詩意的表達更有張力。用語委婉精確,表達思想感情恰到好處。
第二首詩反映了唐朝與北方少數民族政權之間的關系,詩中牽涉到唐玄宗對待突厥問題的壹些歷史事件。這首詩,從側面贊頌了唐朝在處理少數民族關系上的有理有節,借突厥首領求和親的失望而回反映了唐朝的強大,充滿了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