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推敲”的典故

“推敲”的典故

是唐代詩人賈島

唐代詩人賈島,字閬仙(壹作浪仙),年輕時因考試不中,曾出家當過和尚,法名無本。後來又還俗應試,到底沒有考進“進士”,只做過“長江主簿”等小官,醫生窮愁潦倒。他的詩風格清麗,非常註重鍛字煉句。

《隋唐嘉話》、《唐詩紀事》和《苕溪漁隱從話》都載有他的這樣壹則故事:

賈島因赴考到京(長安)。壹天,騎著驢,壹邊走,壹邊吟詩,忽然得了兩句道:

“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

賈島自己覺得這兩句還不錯。可是,又覺得下句“推”字不夠好:既是月下的夜裏,門早該關上,恐怕推不開了,不如改為“僧敲月下門”。心裏這麽琢磨著,嘴裏也就反復地念著:“僧推……”、“僧敲……”,他的右手也不知不覺地隨著表演起來:壹會兒伸手壹推,壹會兒舉手作敲的姿勢。這時,著名的大作家、“京兆尹”兼“吏部侍郎”韓愈恰巧從這兒經過,隨從儀仗,前呼後擁地過來了。按當時規矩,大官經過,行人必須遠遠回避讓路,否則就要犯罪。賈島這時正迷在他的那句詩裏,竟沒有發覺,等到近身,回避也來不及了,當即被差役們扭住,帶到韓愈馬前。韓愈問明原委,不但沒有責備賈島,還很稱贊他認真的創作態度。對於“推”、“敲”兩字,韓愈沈吟了壹下,說:“還是‘敲'字好。”

兩人於是並騎而行,談了壹些關於詩文寫作的問題。從此成了朋友。

成語“推敲”的出典,就是由於這個故事。後來,形容反復地研究措詞、斟酌字句,就叫“推敲”。

上述賈島的詩句,見《題李凝幽居》,是壹首五律,全詩如下:

閑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原。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