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塞比·威爾第(1813~1901),意大利偉大的歌劇作家。《茶花女》是威爾第的“通俗三部曲”的最後壹部(其余兩部是《弄臣》及《遊吟詩人》),它受意大利人的歡迎程度不亞於《遊吟詩人》。
這是根據1852年法國作家小仲馬的戲劇《茶花女》而寫成的歌劇。這部歌劇充滿著優美的詠嘆調,其出現密度之高,使得它和比才的《卡門》壹樣,被視為音樂欣賞入門的歌劇。
歌劇《茶花女》的創作,幾乎是與話劇《茶花女》同步進行的,是皮亞維根據法國小仲馬的同名悲劇改編的,由威爾第作曲。
當小說《茶花女》在巴黎引起轟動,人人競相閱讀的時候。意大利著名的音樂家威爾第正在巴黎。這位天才的作曲家立即從這部小說裏獲得了啟迪和靈感,他敏銳地感受到這個動人的愛情故事可以搬上歌劇舞臺。
1851年3月,《弄臣》在芬尼斯歌劇院成功首演之後,威爾第受命於歌劇院為1853年3月的演出再譜寫壹部歌劇。1851~1852年冬他在巴黎生活。然而,那時威爾第正忙於為羅馬創作《遊吟詩人》,所以直到《遊吟詩人》首演取得輝煌成功後,威爾第才得以將心思集中到《茶花女》上。1853年2月份,他立即請他的好友皮亞維寫出歌劇《茶花女》的演出腳本,然後便以滿腔熱情投入了譜寫工作。
1853年3月6日,歌劇《茶花女》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的壹家著名劇院——菲尼斯劇場首次公演。在首演中遭受冷落、或者是災難性的悲慘命運似乎是壹部分現今極為成功、廣受歡迎的歌劇的壹個***同標誌。當《茶花女》在菲尼斯歌劇院首演時也難逃此厄運。在首演14個月後新版《茶花女》再次上演,地點還是在威尼斯,只不過換到了歌劇院,演出獲得空前成功。
小說《茶花女》壹下風靡了整個世界,而歌劇《茶花女》壹直是世界各大歌劇院的保留劇目。自1909年以來,《茶花女》已經被搬上銀幕多達20余次,其中最著名的則是格麗泰·嘉寶主演的影片《茶花女》。它已經成為世界電影藝術寶庫中的壹部珍品。
當年《茶花女》的原作者小仲馬說:“50年後,也許誰也記不起我的小說《茶花女》了,但威爾第卻使它成為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