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出自唐代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原文: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譯文:八月洞庭湖水暴漲幾與岸平,水天壹色交相輝映迷離難辨。雲夢大澤水氣蒸騰白白茫茫,波濤洶湧似乎把嶽陽城撼動。想要渡湖卻苦於找不到船只,聖明時代閑居又覺愧對明君。坐看垂釣之人多麽悠閑自在,可惜只能空懷壹片羨魚之情。
這是孟浩然投贈給張九齡的幹謁詩,當作於唐玄宗開元二十壹年(733年)。當時孟浩然西遊長安,張九齡任秘書少監、集賢院學士副知院士,二人及王維為忘年之交。
後張九齡拜中書令,孟浩然寫了這首詩贈給張九齡,目的是想得到張九齡的引薦、賞識和錄用。只是為了保持壹點身份,才寫得那樣委婉,極力泯滅那幹謁的痕跡。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是唐代詩人孟浩然創作的五言律詩,出自《全唐詩》。該詩是壹首投贈之作,通過描述面臨煙波浩渺的洞庭湖欲渡無舟的感嘆以及臨淵而羨魚的情懷而曲折地表達了詩人希望張九齡予以援引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