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最初因善於騎馬射箭,被提升為三郎。後來逐漸升任下大夫、內行長。太武帝拓跋燾討伐山胡人白龍時,內心很輕視白龍,僅帶領幾十名騎兵登山臨險,每天如此。白龍於是在十幾處埋伏勇士,事出意外,太武帝墮馬,幾遇不測。陳建冒死禦敵,大聲呼叫奮力攻擊,殺死敵人數名,身上受傷十多處。太武帝贊許他,賞賜二十戶給他。
文成帝拓跋濬在位初年,賜封陳建爵位為阜城侯,加任冠軍將軍。出任幽州刺史,假秦郡公。文成帝因陳建貪婪暴虐,而且懦弱,於是派使者到州中鞭撻他五十軍棍。
孝文帝元宏在位初年,陳建擔任尚書右仆射,加任侍中,進封爵位為趙郡公。
後來,陳建與侍中尚書、晉陽侯元仙德,殿中尚書、長樂王穆亮,比部尚書、平原王陸叡秘密上表說:“ 皇天匡輔仁德,天命降於大魏。我等祖輩父輩輔佐建國,致力超越蜀漢,立誓安定山河,享受洪福,榮辱休戚,與國相同。我因子庸淺薄,沒有高遠通達的見識,憑借先輩的榮寵,才擔任現今的官職,功德不稱其位的譏諷,在眾人口中傳播。上感養育的恩德,下思自我策勵,但是才能低下,終於無益。惶恐受命,確實斷愧。至於報答天高地厚般的恩情,哪壹天忘了呢。自永嘉末年,貪暴者殘暴吞食,司馬睿占據南方,全部擁有荊楚地區。及桓溫、劉裕跋扈,災難相繼。岱宗阻隔了遙祭山川I的敬意,青徐地區阻隔了恩德教化。獻文帝幼年即位,天下稱頌聖德,幹戚之舞初起,從淮水到海濱迅即響應,文物制度全都劃壹,國土將要統壹。昊天不哀憫庇佑,忽然背棄天下。聽說南朝宋皇帝劉昱夭亡,權臣相互殺害,思念正道的百姓,無窮無盡地盼望。我以為時不再來,機會易失,毫分之差,悔以千裏。天命所屬而不取,反而遭受災禍,所以不能見機而作。是操守堅貞的過錯。應當選拔傑出的將領,號令八方。義陽王臣元昶深明存亡大事,遠與孫氏相同。假使天象運行響應順遂,那麽吳會地區可以平定,如果事情難以成功,就整頓軍隊返回。進可以向四海傳揚德義的名聲,退可以使恩德與威信通達邊遠地區。應當乘這樣的機會,現在就出兵,如果與皇上的決斷壹致,請求從速施行。如果與皇上的思慮不壹致,請存下我的奏表,慢慢地觀察以後的效驗,根據情況予以賞罰。”孝文帝嘉許他。升任他為司徒、征西大將軍,進封魏郡王。
孝文帝與文明太後馮氏頻頻到陳建的府第,曾在後庭賜給陳建的妻子宴席。太和九年(485年),陳建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