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現代人,身體最容易出問題的部位是哪兒,那百分之八十的人恐怕都要說是胃。就拿我認識的朋友中,胃不舒服,經常喊難受的就要占比百分之六十。
有的是吃了東西不消化、積食、腹脹;有的是吃了就拉,總是拉肚子,大便就沒成形過;有的是總喊胃疼,胃脹;有的又說胃反酸,感覺喉嚨裏都是酸酸的味道;有的是吃不下飯,沒胃口,身子弱的感覺吹個臺風就能給刮走…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胃有問題的比例在人群中高達80%,這種三分靠治,七分靠養的嬌弱臟腑,真的是困擾了很多人,甚至難受起來,影響生活工作。
我之前壹個同事就是,人很瘦,平時飯量也正常,但胃壹疼起來,只能請假。很多人壹旦胃不舒服,就想靠吃點什麽來把胃養好。甚至,很多人自己總結了壹套“養胃食物大全”:白粥、小米粥、面條、南瓜、山藥等等,然而吃了這麽多“養胃”食物,真的養胃嗎?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這些養胃食物,大家說好才算好。
1. 白粥or小米粥,哪個更養胃?
胃不舒服吃什麽?大多數人第壹反應就是喝粥。粥壹般都會煮得比較稀爛,容易消化吸收,這樣確實不會增加脾胃的負擔,但煮粥的食材也要選健脾養胃的,不能什麽米或者豆子都拿來煮粥,而且在粥的做法上也有講究,在大火煮開了以後,壹定要小火慢慢地熬,這樣才能煮出米油來。米油含有蛋白質、脂肪、微量元素等,當米油充分地混到粥裏面,才能起到更好的養胃作用。
相比於白粥,小米粥養胃的作用更勝壹籌,首先黃色入脾,小米被稱為養脾之谷,味甘,同樣也是脾胃喜歡的味道,歸脾、胃、腎經。我國自古就有“糜粥自養”的良方,指的就是小米粥。生完孩子的產婦,都會喝小米粥,所以也被稱為“代參湯”,同樣粥油也是小米粥的精華部分,主要的作用就是健脾養胃。
除了健脾養胃外,小米還有個作用就是益腎填精,所以打算要寶寶的朋友們,可以多吃點小米,如果妳同時還比較虛,那可以煮小米粥的時候再加點紅糖進去,小米有健脾胃、補虛損的作用,紅糖中鐵含量較高,有排淤血、補失血的作用,二者同食可補虛、養血,特別適合產婦食用。
如果妳除了脾胃不好,又工作繁忙,總是乏力疲憊,容易脫發,頭發稀疏又軟,那麽就煮小米粥喝,記得把粥油熬出來。
2. 面食養胃,面條、饅頭怎麽吃才養胃?
很多人壹提到面食,總是覺得養胃的,但也看做法。清湯的煮面條是養胃的,但如果變成炒面、拌面、油潑面那就就增加脾胃負擔,不利於消化了,所以脾胃不好的人,吃面條壹定要清湯煮,而且煮爛壹點兒。
還有人說吃饅頭養胃,有個更好辦法就是把饅頭片烤壹烤再吃,有助於養胃。因為烤饅頭片時,高溫會促進澱粉充分糊化,變成分子結構更小、更容易快速吸收的糊精。而且饅頭中的堿可以中和胃酸,緩解胃部不適。
烤饅頭片烤黃色即可,不要烤糊,也不要貪多,脾胃不好的人每次吃1~2片即可。
3. 南瓜養胃,要做熟爛才可以
南瓜富含的碳水化合物、果膠可以保護胃部免受刺激,其含有的膳食纖維非常細軟,易吸收,對胃有壹定好處。而且黃色入脾,南瓜味道甘甜,也是滋養脾胃的,但蒸南瓜時壹定要蒸軟糯熟爛才可以,不要吃上去還脆脆的,熟爛的南瓜才養胃。
4. 蘇打餅幹養胃?但只適合做零食
很多人覺得蘇打餅幹是堿性的食物,養胃,沒錯,它添加了蘇打粉,可以中和胃酸過多,緩解胃酸分泌過多而產生的“燒心”情況。
但很多蘇打餅幹吃多了,弊大於利,壹些蘇打餅幹的脂肪含量高,過多攝入會增加胃的負擔,還會導致熱量超標,且蘇打餅幹中的鈉含量也很高,吃多了對身體不好,所以企圖拿蘇打餅幹來養胃的朋友們,打消這個念頭,偶爾餓了加餐吃幾塊沒問題,但也要細嚼慢咽,最好再配合壹些流質食物壹起吃,能起到些許養胃作用,不能當飯吃,而且購買時要註意看成分表,買脂肪含量和鈉含量低的。
5. 牛奶養胃?未必!
壹般為了長身體,很多家長都會給孩子喝牛奶,但牛奶實際上屬於寒涼食物,即使要喝也最好加熱之後再喝,很多人喜歡喝冰牛奶,這其實對脾胃非常不好,容易拉肚子。而且不要空腹喝牛奶。
牛奶有全脂牛奶和脫脂牛奶之分,現在很多人為了減肥不發胖,都會買脫脂牛奶,不但不能養胃,還容易刺激胃酸分泌。
牛奶養胃是因為全脂牛奶含有比例得當的脂肪,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平時胃中總是反酸的人,適當喝壹點確實有好處。如果脫去脂肪,那麽追求養胃的朋友大可不必選擇喝牛奶了。
6.山藥養胃,怎麽吃?
提到健脾養胃,基本第壹個反應出的就是山藥,因為山藥富含多糖,而多糖對胃粘膜有保護作用。《神農本草經》中,山藥被列為上品,久服不傷人,還能輕身益氣。養胃這種細水長流,慢慢滋養的,選擇的食物也最好是對身體無傷害的。
很多脾胃不好的朋友,還伴有乏力、氣虛甚至久咳的問題,這都是脾腎不足造成的,這時候吃點山藥,補益脾腎之氣能得到明顯緩解。
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山藥益腎氣,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潤皮毛。其中,“山藥唯有懷山藥最佳,“懷”指的是懷慶府(現在的河南焦作),懷山藥又名鐵棍山藥,自古就供奉皇室,名揚中外,現已被焦作市申請為國家原產地保護產品。
由於土質的不同,“鐵棍山藥”分壚土地山藥和沙土地山藥兩種。其中壚土地山藥短,外觀不是非常直。表面有鐵銹斑、斷面細密、粘液足、上鍋蒸15分鐘熟,皮輕輕壹撥就掉,口感幹綿甜
7. 宮廷養胃糕點,八珍糕
還有壹款專門針對脾胃不好,養胃的糕點,這個是明代禦醫陳實功為了當時腸胃薄弱,消化不良的皇子研制的。陳實功活了81歲,在那個時代屬於高壽者,其秘訣,便是註重養脾胃。他認為脾胃功能直接影響人體正氣盛衰,脾胃強則氣血壯,脾胃弱則氣血弱。所以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幼兒,均需重視脾胃的調養。
到了清代,八珍糕也在宮廷中流傳,以乾隆皇帝為首,掀起了食糕熱潮,慈禧太後更是食用此糕到晚年用於保養脾胃。
《湯頭歌訣》中也曾寫道:“八珍糕與小兒宜,參術苓陳豆薏依。懷藥芡蓮糯粳米,健脾益胃又何疑。”
將山藥、糯米、茯苓、薏苡仁等健脾養胃的食材濃縮在壹塊糕裏,每天吃兩塊,香甜軟糯,清甜不膩人,細細咀嚼能吃到食材顆粒,這幾種食材都是健脾養胃界的扛把子。
芡實:健脾祛濕,能把體內的水濕排出去,幫助脾胃運化。
蓮子:補益脾胃,祛濕的同時能養心安神,如果情緒壹直不好,蓮子必不可少。
白扁豆:被稱為脾之谷,不僅能祛濕,還特別適合脾胃虛弱的人。
山藥:健脾補氣,對肺也不錯,肺能調理水的通道,腎主全身水液,脾運化水,所以濕氣重如果能調理肺,也可以快速把濕化掉。
茯苓和薏米壹定要有,它們壹升壹降,會讓體內的氣運作起來,茯苓能幫助脾清除水濕,加強運化能力,薏苡仁又是利水祛濕的,往下走。
山楂:健胃消食,有了它,哪怕有積食也不怕,還能行氣化瘀。
以上這幾種養胃的食物,不僅要選對食物,還要選對烹飪方法,才對脾胃有幫助,這幾種食物,脾胃不好的可以試試看,都是非常平價的食物,脾胃問題真的靠養,平時也要避免寒涼飲食,多給脾胃點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