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王亞樵及其後人

王亞樵及其後人

王亞樵(1887-1936),抗日英雄,民族誌士,字九光,譜名王玉清,又名王鼎,別名王擎宇,1887年出生於安徽合肥,曾與戴笠 、胡宗南是結拜兄弟;

王亞樵,1912年參加社會黨,任社會黨安徽支部長。1916年在滬組織公平通訊社,宣傳討 袁護法。1918年作為南方代表赴上海參加南北議和。1920年赴安慶,組織民權協進會,反對軍閥幹政,遭通緝,再次亡命上海。1921年接管安徽旅滬同鄉會。1923年11月暗殺直系軍閥淞滬警察廳長徐國梁。事發後投奔盧永祥,任浙江縱隊司令。1926年任安徽宣慰副使,返上海,鼓動北伐。1927年四壹二政變 後,多方聯絡反蔣勢力,先後策劃刺蔣、刺宋、刺汪暗殺,聞名於世。1932年任淞滬抗日義勇軍司令,積極配合19路軍抗日。同年聯絡朝鮮臨時政府主席安昌浩,派尹奉吉炸死日本派遣軍司令陸軍大將白川義則。次年赴福州參加成立福建人民政府。1936年10月在廣西梧州被國民黨特務戴笠刺殺。

以下轉載

我前天去看了王亞樵的墓地

從墓碑上得知這位斧頭幫幫主還有不少孫輩

據說都在上海

他的弟弟王述樵的墓碑在八個墓碑中最矮小,不但比哥哥的小,比爸爸王蔭堂的小,甚至比侄女王繼仁壹輩的要小,我媽媽說,這是不符合道理的。

還有,他的大兒子王繼哲和小女兒王繼惠,都出現在配偶的墓碑上,但是沒有標明他們的卒年,也沒有貼照片,說明還沒過世,我媽媽說這種情況下,活人的名字壹定要塗紅。卻沒有塗。這更可怕。

最後,王述樵的墓碑,稱呼是“叔 父母”,落款卻是“嗣子 王繼輔”,我媽媽說這也不對,既然已經過繼,就不能再稱“叔父母”。

我媽媽是王述樵晚年的忘年之交。這個長須飄飄的白胡子老人晚年時曾對計劃生育政策提出疑問,看到了老齡化的未來。他的媽媽洪氏當年為了讓自己的二兒子子孫滿堂,特意請了四個“全人”(父母俱在,家中長子,且有男性後代)擡轎子去接新娘,肥東的另壹個大戶,曾出過狀元的龔家,龔淑婉。龔家也不示弱,以四十桿槍開路,壹路放槍送新娘到王圩。然而,與哥哥王亞樵的兩兒兩女不同的是,王述樵卻無後。

關於洪氏,這老太太1870年出生,活到1959年老死。解放後她的孫女匆匆從上海來到王圩,勸祖母將田地“各歸各家”,避免土改沖擊,她卻說小兔崽子想分家產,用拐杖把他們打跑了。後來批鬥她時,八十高齡的她大煙癮犯了,壹把鼻涕壹把眼淚,最後只好戒了。

而她的丈夫,王蔭堂,野史中說是1930年在上海被王亞樵氣死的。

為什麽會在7月心從上海回到合肥,然後又到母校把壹打大眾遊戲之類的軟件捐贈給圖書館之後坐三輪車到王圩去看死了70年的王亞樵的墓呢?因為5月底的時候,我媽媽到上海出差,在我那裏住,她發現我所在的那條路正是磨店小馬家所在的地方。於是她就談到小馬的媽媽某某的事情,於是她就談到小馬的媽媽為什麽會和他爸爸,壹個上海大麻子結婚的事情,於是她就談到這個婚事源自大麻子的媽媽其實是30年代被介紹到上海給金姓資本家當“使喚丫鬟”並且生了大麻子的事情,於是她就談到介紹大麻子媽媽的王述樵在晚年和她成為忘年之交的事情,於是她就說王述樵的哥哥就是王亞樵,我茫然了壹下。

她就大怒了。說我居然不知道王亞樵這位現代歷史上的名人,整天就知道翻譯什麽遊戲新聞,看什麽科幻小說,搞什麽奇幻小說引進的玄乎之事。讓我必須搞清楚王亞樵是何人。

在她走後我就戰戰兢兢的從上海圖書館找了壹本關於王亞樵的小冊子看了,居然是沈醉的女兒寫的。寫的很爛,但是基本事實了解了。看完之後馬上打電話給媽媽,她便很開心。於是她讓我回來去王亞樵的老家王圩采訪他的後人,調查他的墓地。

並且讓我盡快寫壹個現代背景的小說或者文章給她看!!

我想這個事情是沒完沒了了,她現在讓我回上海之後聯系王家後人,看看能不能聊聊關於他們的爺爺什麽的。我徹底暈了。但是又覺得還行,因為對於王亞樵這個炸死了白川大將,派人暗殺蔣介石的人的研究,現在還很少……以至於在某些老照片集,比如文匯出版社出版,秦風撰寫的《民國名人再回首》這本書裏,居然沒有這個名人的照片。當然,秦風的目標比較鎖定在那些後來去了臺灣的名人,比如陳誠,白崇禧,連震東他們。王亞樵這個辛亥革命戰力級別的人,反而成了被遺忘,至少,被我遺忘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