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我是世間哀愁的過客,身世淒涼。為何我在知道妳的故事後淚流滿面?痛徹心扉地哭泣,在斷腸聲裏,因朱彜尊的遭遇而輾轉難眠。
原詩如下
浣溪沙·殘雪凝輝冷畫屏
清代:納蘭性德
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朧明。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裏憶平生。
譯文
殘雪凝輝讓溫暖的畫屏變得冰冷。梅花隨涼風飄落,憂傷的笛聲傳來,已是寂寞黃昏。深夜想起了往事,月色於無人處也好像朦朧起來。
我,世間哀愁的過客,身世淒涼。為何我在知道妳的故事後淚流滿面?痛徹心扉地哭泣,在斷腸聲裏,因朱彜尊的遭遇而輾轉難眠。
擴展資料創作背景
康熙年間,詞人在殘雪之夜獨自徘徊,聯想到自己生活孤獨淒苦,飽嘗人間離愁別苦,為了表達內心的惆悵,故作下此詞。
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壹席。他生活於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於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
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於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壹。
他出生後,取名為納蘭成德,這個名字源自《易經》:“君子以成德為行。”後來,因皇太子取名“保成”,為了避諱,改為性德。納蘭可謂是身在富貴之鄉,含著金湯匙出生。他的父親納蘭明珠的仕途,在他的有生之年,幾乎是壹路飆升。
當年北京官場流行壹句話,叫“要當官找索三(索額圖),要人情拜老明(明珠)”。成長在豪門貴府,納蘭性德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8歲便鄉試中舉,22歲時被康熙帝授為三等侍衛,不久便升為壹品侍衛。
在當時,像納蘭性德這樣的滿族青年多以披堅執銳戰場立功為榮,漢族士人則以讀書應試為出仕做官的正途。納蘭性德出身滿洲貴族,既善騎射,又科場得意,可見其才華的卓越。
不過,納蘭性德的仕途也就到這裏了。由於父親是權相明珠,這讓康熙非常忌憚。壹方面他愛惜納蘭性德的才華,但由於想鉗制明珠,納蘭性德壹生也未得重用。外人看來的春風得意,在納蘭性德自己看來,並不快樂。他的詞中,很多是這樣悲傷淒婉的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