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三峽又名峽江或大三峽,位於中國重慶市和湖北省境內的長江幹流上,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關,全長193公裏,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
三峽大壩入庫流量達7.12萬立方米/秒,是三峽水庫建庫以來遭遇的最大洪峰。 三峽水電站,又稱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工程、三峽大壩,是中國長江上遊段建設的大型水利工程項目。大壩位於三峽西陵峽內的宜昌市夷陵區三鬥坪,並和其下遊不遠的葛洲壩水電站形成梯級調度電站。?
擴展資料功能:
水電站大壩高185米,蓄水高175米,水庫長600余公裏,安裝32臺單機容量為70萬千瓦的水電機組,是全世界最大的(裝機容量)水力發電站。
2010年7月,三峽電站機組實現了電站1820萬千瓦滿出力168小時運行試驗目標。(日發電量可突破4.3億度電!占全國日發電量的5%左右)。1949年,中國總發電量僅為43億度。
三峽電站初期的規劃是26臺70萬千瓦的機組,也就是裝機容量為1820萬千瓦,年發電量847億度。後又在右岸大壩“白石尖”山體內建設地下電站,建6臺70萬千瓦的水輪發電機。在加上三峽電站自身的兩臺5萬千瓦的電源電站,總裝機容量達到了2250萬千瓦。2012年,三峽水電站發電量約981億度,是大亞灣核電站的5倍,是葛洲壩水電站的10倍,約占全國年發電總量的3%,占全國水力發電的14%。但隨著中國水電的不斷開發,三峽水電的份額會不斷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