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壹首優美的江南采蓮曲。
江南水鄉,蓮的生長極普遍。壹到夏秋間,蓮子成熟,年輕姑娘們(采蓮壹般由年輕婦女承擔)劃著小船,穿行於碧荷間,壹邊歌唱,壹邊采蓮,最富有水鄉的特色。《江南》這首采蓮歌,就描繪出這種勞動生活的動人情景。
開頭兩句是寫采蓮的人們望著露出水面的又大又圓的荷葉,心裏無限喜悅,因而禁不住發出熱烈的贊美。“可”這裏有適宜、正好的意思。“江南可采蓮”是說江南到處都生長著蓮,真是采蓮的好地方。“田田”是形容蓮葉圓潤鮮碧的樣子,壹說是形容蓮葉飽滿勁秀、挺立水面。“何田田”就是“何其田田”,是極度贊美的語氣。這裏只寫葉,我們卻可以聯想到花。蓮的花期為夏歷五至七月,每朵花可開二至三天,每日清晨開放,下午三、四點又逐漸閉合,翌晨再度開放,花開過二十天,可采收蓮蓬生食,果實(蓮子)的成熟期在七、八月間。清人張玉榖說:“不說花,偏說葉;葉尚可愛,花不待言矣。”(《古詩賞析》)蓮葉茂密,蓮花繁盛,不僅景色無比秀麗,還表明蓮子必然豐收,采蓮人自然心裏非常高興。
人們在采摘水上的蓮蓬的時候,必然會看到水中的情景。“魚戲蓮葉間”寫魚在蓮葉中間遊來遊去,宛如在遊戲壹般。“戲”字寫魚在水中的迅捷歡樂神態,非常形象。這裏既在寫魚,也有以魚比人意,采蓮人劃著小船在蓮葉間穿行,互相追逐嬉戲,宛如魚兒在水中遊動,其劃船動作之嫻熟,船行之輕快,采蓮人身姿之輕盈,心情之歡快,自然浮現在我們眼前。下面四句又用東西南北這四個方位字,反復詠唱,描繪出魚兒久久不去,圍繞蓮葉四面遊動的動人畫面。這首詩是漢樂府相和歌辭,是由壹人唱、眾人和的,這四句當是眾人和唱的歌辭。而對魚兒歡樂嬉戲的反復歌詠,正表達出采蓮人的愉快心情。清人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雲:“排演(鋪排敷衍)四句,文情恣肆,寫魚飄忽,較《詩》‘在藻’、‘依蒲’尤活。(按,《詩經·小雅·魚藻》:“魚在在藻,依於其蒲。”謂魚隱在藻、蒲間,是寫人的靜態。)”贊譽並不為過。
魚兒清晰可見,不僅表明池水很清,還表明天氣晴朗。在夏秋間晴朗的壹天,清澈的池水,映著碧綠的蓮葉,晚開的蓮花,姑娘們美麗的衣服,和她們那花朵般的笑臉,空氣中洋溢著蓮蓬的清香;她們歡笑著,嬉戲著,壹邊采摘蓮蓬,壹邊唱著采蓮歌,最後采滿船艙,唱著歡樂的歌,滿載而歸——這是壹幅多麽動人的圖景!
此詩只用了壹句寫采蓮,主要通過對蓮葉和魚兒的描繪,來表達人們采蓮時的愉快心情。末尾連用四個疊句,不但不使人感到重復,還使全詩的節奏顯得更輕快,更能表現采蓮人的興高采烈。清沈德潛稱它為“奇格”(《古詩源》),藝術表現手法確實非常獨特。唐陸龜蒙曾用它的末五句作為首句,寫成五首《江南曲》,可見它的影響和人們對它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