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怎麽理解

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怎麽理解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出處:(孔子《論語·雍也》)

意思是說:學習知識或本領,知道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接受得快,愛好它的不如對其有興趣的接受得快 孔子這句話為我們揭示了壹個怎樣才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對學習的熱愛。不同的人在同樣的學習環境下學習效果不壹樣,自身的素質固然是壹個方面,更加重要的還在於學習者對學習內容的態度或感覺。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妳對壹門科目產生了興趣之後,自然會學得比別人好。

《論語》中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句,主要講學習的三個層次,以知之者突出好之者,再緊承好之者突出樂之者。這就如同數學中的邏輯推導,層層推進,使說理更加透徹,令人信服。

使用了頂針的修辭。頂針是壹種較為常見的修辭。它是用前壹句的結尾做後壹句的開頭,使鄰接的兩個句子上遞下接、首尾蟬聯。在古詩文中使用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