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鳳清於老鳳聲全詩: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桐花萬裏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
出自唐朝李商隱《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壹座盡驚他日余方追吟連宵侍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風因成二絕寄酬兼呈畏之員外》其壹。
詩文漫解:看見妳小小年齡,不過十歲,卻立馬成詩,如今我遠在他鄉,身邊清冷,分外想念妳。妳的前途無可限量,像春天萬裏桐花裏的小鳳凰,每壹聲歌詠,清脆爽朗,在這點上,妳可是勝過了愛惜妳的老鳳凰們。
我們常常會聽到在宴席上誇人父子,或誇人子女,往往會聽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虎父無犬子”這樣的溢美之辭。但是要誇的到位,還真要數這句“雛鳳清於老鳳聲”。
這不單是將別人的壹家比做了鳳凰,何等清貴,可以不富,可以不奢,但人不可不貴,最重要的是,他比那些誇獎,升到了可以把握琢磨的實處。
比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就很虛。而虎父無犬子,則大化無形。而“雛鳳清於老鳳聲”,有形有聲,將父母比作鳳凰,將小兒女比作小鳳凰,出示文筆,初現才氣,既有傳承,又有特點。
這樣的褒獎,也被後來者往往用來形容世家子弟,書香門第的後起之秀,壹代更比壹代強,既提攜誇獎了子女,又頌揚了做父母的。
若說李商隱這句話是因為充滿了吉祥奉承而流傳,則低估了這句話的魅力。這句話通俗的解釋叫做壹代更比壹代強,當然雛鳳清於老鳳聲則是無敵加強版。
創作背景:
唐大中五年(851)秋末,李商隱離京赴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臺)入東川節度使柳仲郢幕府。在送別李商隱晚宴上,時年十歲韓偓即席賦詩,才驚四座。大中十年,李商隱返回長安,重誦韓偓題贈的詩句,回憶往事,寫了兩首七絕酬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