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早出現在明朝的胡居仁的《自勉聯》,原句為:
茍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莫過壹日曝、十日寒。
2、後於1914年,毛主席在湖南壹師求學時,對胡居仁的原文稍作修改,以此自勉。
貴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無益只怕壹日曝十日寒。
3、原句釋義
如果妳有學習的恒心,何必非要做到三更睡覺五更起床?最怕的其實是壹時勤奮,壹時又懶散,沒有恒心。
擴展資料
1、勸學的詩句
(1)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顏真卿(唐)
釋義:是指勤勞的人、勤奮學習的學生在三更半夜時還在工作、學習,三更時燈還亮著,熄燈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雞就叫了,這些勤勞的人又得起床忙碌開了。
(2)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 (南宋)《觀書有感》
釋義:要問為何那方塘的水會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為它源源不斷地輸送活水啊。
(3)學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
——杜牧(唐) 《留誨曹師等詩》
釋義:學習是要探究根本,追根溯源,而不能走馬觀花。
2、胡居仁的作品
胡居仁淡泊自處,自甘寂寞。他遠離官場,布衣終身。講學之余,筆耕不輟,勤於著述,著有《胡文敬公集》、《易象抄》、《易通解》、《敬齋集》、《居業錄》及《居業錄續編》等書行世。
百度百科--胡居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