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就沒有菩提樹, 也並不是明亮的鏡臺。 只要性空,哪會有什麽塵埃?
這幾句詩出自《菩提偈》,是六祖慧能作的偈。《菩提偈》是詮釋佛教教義的歌偈,由唐代和尚慧能所作,屬於五言絕句。其中前兩首偈是針對神秀的《無相偈》所作的,旨在說明“明鏡”的清凈;第三首偈則流傳甚廣;第四首著重講修行方法。
第壹首偈,見於敦煌寫本《壇經》。關於這首詩的來歷,《壇經》第四節至第八節,有明確的記載。惠能的偈語,即針對神秀的《無相偈》而發。據《壇經》所載,惠能本不識字,他先“請人壹讀”神秀的偈語,然後作此歌偈,“請得壹解書人於西間壁上題著”。
擴展資料:
被尊為禪宗六祖的曹溪惠能大師,對中國佛教以及禪宗的弘化具有深刻和堅實的意義。惠能得到五祖弘忍傳授衣缽,繼承了東山法脈並建立了南宗,弘揚“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頓教法門。
他弘化於嶺南,對邊區以及海外文化,也具有壹定的啟迪和影響,王維《能禪師碑銘》謂其:“實助皇王之化”;同時也引起了中原皇室的尊重和供養,皇室屢次迎請惠能進宮,並為其建寺造塔。
百度百科-菩提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