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散文與議論文有什麽不同

散文與議論文有什麽不同

/html/tbch/20050413/index.htm

高考作文“常見文體”寫作備要

□劉言之(特級教師)

引言

2005年高考作文的命題省份雖然增加到13個,也許加上四套全國卷,2005年高考作文題目將會增加到17道之多。可是,據《中國教育報》2004年12月的“試卷分析”和“命題建議”,我們知道,2005年全國高考作文的命題仍然是話題作文的形式,只不過話題的表述和材料的類型將會呈現百花齊放的態勢。明白了這壹條,對我們怎樣準備高考作文的復習和訓練,是至關重要的。

在2005年“高考作文考試大綱”中,關於作文考試的總體要求進行了兩處文字表述上的調整。其中之壹就是把“能寫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及常用應用文”的表述調整為“能寫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及其他常見體載的文章”。把“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與“其他常見體裁的文章”並列,可以說從另壹方面放寬了高考作文對文體的要求和束縛,拓寬了中學生文體表達的範圍,使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和應用文這“四文”的局限進壹步放開。這是有利於考生表現個人寫作技能的壹項新舉措,也是順應近幾年高考作文寫作實際情況的必然舉措。

可以說,在高考作文寫作的實際中,關於文體的問題存在兩方面的情況。壹方面,大量的考生表現出傑出的創新才情和表達能力,在文體的開拓和嘗試上呈現出“雨後春筍”般的新局面;另壹方面,大批語文教育工作者卻高舉著“文體”的教條,嚴格地檢查著考生的作文,對文體的局限沒有放開,認識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放。在作文教學和評價中,我們聽到的最多的是“四不像”呀、“非驢非馬”呀等對考生文章的批判。可是我們有沒有想過,這些所謂的“非驢非馬”的文章就是壹種創新的體裁呢?魯迅之前,沒有雜文,那麽雜文就是異類;卡夫卡之前,小說的寫作題材只能是人的故事,那麽卡夫卡的《變形記》就是異類;對於西方歌劇而言,中國的《白毛女》是“非驢非馬”的;對於古典戲劇的“三壹律”理論,《等待戈多》是“四不像”的……所以,我們有必要重新認識壹下我們對於文體的理解,這對我們進行高考魑鬧傅加兄匾?囊庖濉?

壹、文體的概念及其本質屬性

傳統的文體概念是這樣表述的:“文體,就是文章的體裁”。這個解釋中包含著另壹個問題:什麽是文章的體裁?所以這樣的解釋是行不通的。那麽,到底什麽是文體呢?我們可以把文體理解為“文章的體格(體式)”,即壹篇或壹類文章所表現出的遣詞造句的規則和謀篇布局的格式。

比如我們把以表達某種觀點和看法的文章稱為“議論文”,那麽,議論文的文體表述就是“議論文是通過多種論證方法,證明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並讓讀者認可的文章”。再比如我們可以把“小說”表述為“小說是在虛構的故事中,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覺經驗,並將其訴諸散文化語言文字的敘述藝術”。藝術、敘述性、訴諸散文化語言文字、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覺經驗、故事性、虛構性,是構成小說質的規定性不可分割的六個方面。他們統壹起來,即構成小說。“虛構性”,是小說的本質。“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覺經驗”,是小說竭力要挖掘的藝術內容,其感覺經驗愈是新鮮、細微、獨特、準確、深刻,就愈是小說化。

在這兩個表述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出這樣的內容:決定文體形式的本質因素其實是文章的寫作目的和文章材料的生活背景,即為什麽要寫這樣的文章——文章的功用和材料背景的生活化——文章的魂魄。從這壹角度理解,文體問題許多含混不清的意義即會變得清楚明朗。如,我們想介紹某件工具的使用方法,就要寫壹篇說明文,這裏“想介紹某件工具的使用方法”是寫作目的,文章中提到的工具及其圖片、質地、產地、用途等,是工具本身的因素,就是“材料背景的生活化”。再比如我們為某本書寫了壹個序,哪怕這本書是虛構的,如2002年高考優秀作文《序〈誠信人生〉》,序言這種文體的寫作目的是向更多不知道該書的讀者推介,介紹它的內容,評價其價值和意義等;材料背景就是書本身。再比如我們寫壹則招生簡章,如2002年高考優秀作文《愚人大學招生簡章》,招生簡章這種文體的寫作目的就是要介紹學校情況、招生對象、招生條件、招生專業、院系介紹、專家隊伍、科學成就等,此外,招生簡章還要清楚地寫上報名起止時間和地點等,便於讀者明白相關事項;其“背景材料”就是社會生活中那些招生高校的招生簡章。假設某人寫了壹篇招生簡章與社會上現存的那些真正的招生簡章毫不相同,那麽,我們就有理由相信:這是壹篇不具備文體規範的文章。也就是說,這篇文章的體式是有問題的,是不符合文體規範的。

任何壹篇文章,從文體的角度考慮,我們必須依賴這兩點。這是文體本質屬性決定的。

二、文體的劃分和高考作文的文體狀況

文體的劃分,壹般情況下是由小到大劃分的。傳統的劃分法是二分法:韻文和散文。後來劃分為四分法:小說、詩歌、散文、戲劇。這是國際普遍認可的劃分方法。在我國中學語文教學中,也把文體劃分為這四類。可是在作文訓練中,又劃分了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應用文四類。這四類的劃分明顯地把詩歌、戲劇、抒情類散文等排斥在外,而高考作文中這些文體又經常出現這些文體。這就造成了表述上的矛盾,因此,2005年高考作文《考試大綱》就文體問題做了改動,就是為了彌補這樣的缺憾。

有人把文體分為兩類,壹類是文藝文,壹類是實用文。文藝文包括小說、散文、戲曲、詩歌、寓言、童話、科幻作品等;實用文包括議論文、說明文、記敘文、書信、啟事、廣告、座談會紀要、聲明、日記、說明書、報告、總結等。這類劃分方法雖然籠統,但簡單易懂。所以,如果我們要進行高考作文文體上的訓練,這樣簡單的劃分方法應該是有極大可取性的。

隨著高考作文的改革,高考作文在文體選擇上的限制逐漸放開,基本上是“三自”原則,即“自主擬題、自選角度、文體自選”。所以,這些年的高考作文在文體上的表現可以說是“百花齊放”。我們經過簡單的統計,發現在高考作文中出現的文體有以下這些:小說、散文、散文詩、戲曲、劇本、小品、詩歌、寓言、童話、科幻故事、議論文、說明文、記敘文、書信、啟事、合同、廣告、座談會紀要、聲明、日記、說明書、報告、總結、摘要、演講辭、辯論辭、簡章、簡報、序、采訪記、BBS、廣播等。其生活背景涉及古今中外、天上人間、陸地海洋、宇宙星空、網絡生活、虛擬社區。應該說,凡印有文字可以傳播的表達形式,都可以被采用來進行創造,運用於高考作文的寫作上。

2005年高考作文《考試大綱》上關於文體的改動,使我們對“其它常見體裁的文章”這壹提法感到模糊和難以理解。因為如果按國際通用的劃分方法,“記敘文”等就不應該算單獨的文體。所以,我們的理解是,“大綱”所做的界定,其實就是後壹種劃分方法。所以,“其他常見體裁的文章”就是除“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之外的其他類型的文章,那就是:小說、散文、散文詩、戲曲、劇本、小品、詩歌、寓言、童話、科幻故事、書信、啟事、合同、廣告、座談會紀要、聲明、日記、說明書、報告、總結、摘要、演講辭、辯論辭、簡章、簡報、序、采訪記、BBS、廣播等。

三、“其他常見體裁的文章”文體規範舉隅

(壹)小說文體規範

從上文對“小說”這壹文體的定義分析可知,小說是在虛構的故事情節中,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覺經驗,並將其訴諸散文化語言文字的敘述藝術。虛構是小說的本質。小說就是通過虛構的故事和人物反映社會生活中的各種沖突,這些沖突往往給讀者帶來強烈的閱讀體驗和審美體驗。高考作文中寫小說,往往是短小精悍的微型小說,情節單壹,人物形象不多,故事發生的環境也較統壹,沖突較具體單純,字數在1000字左右。

(二)散文詩文體規範

散文詩是界於散文和詩歌之間的壹種文體,既有散文的特點,又有詩歌的特點。它以散文的形式表現抒情詩的內容,是壹種容量大、運用自由、散文化了的詩。它要有詩的意境,詩的節奏,它把詩的精練、集中、音樂美和散文的舒放、靈活多樣的表現力融為壹體。高爾基說它是“韻體散文”。

散文詩壹般是分節的,采用詩歌表達中反復回環的方法,帶有強烈的感染力和抒情性。如高考優秀作文《藍色蛹·金色蝶》、《我漫步在村莊的大地上》。

(三)詩歌文體規範

2005年高考作文將會取消對詩歌的限制,因此,2005年用詩歌形式寫作文的考生將比以往更多。詩歌是通過精練的語言、和諧的韻律、鮮明的節奏、豐富的想象、優美的意境來表達作者對生活的感受、理想和願望,從而反映社會生活的壹種文章體裁。詩歌寫作要具備四個特點:概括性,即語言精練,含義豐富、深刻;形象性,即詩要用形象思維。這不只是指語言要形象,尤其重要的,詩歌要運用聯想、想象等方法,將詩人要表達的抽象的概念,具體地呈現於讀者眼前;抒情性,即詩歌表達的感情比壹般作品更濃烈,或用形象的語言直抒胸臆,或托物言誌、借景抒情,在具體的描繪景物中滲透著作者的感情;音樂性,即每句有壹定的節奏,壹般都要押韻,讀起來瑯瑯上口、和諧悅耳。

(四)廣告劇文體規範

平時在看電視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的廣告片。每壹個短小的廣告片其實都是壹個成功的設計策劃。把廣告劇的寫作因素運用到作文寫作上來,我們就可以得出這樣的經驗:

1. 廣告劇要宣傳的內容其實就是我們文章的材料,廣告劇的意圖就是文章的主題。這裏的材料包括畫面設計——什麽畫面表現什麽內容,臺詞設計——什麽樣的語言或對話表現什麽樣的意圖,字幕或畫外音——進壹步加深讀者印象的文字技術,等等。

2. 由於廣告劇是依靠拍攝才能實現的,所以在寫廣告劇的時候,我們要設計壹些可行的分鏡頭,包括鏡頭的長短、特寫、拉近、翻轉等技術。

3. 廣告劇大多采用鮮明的音響來加深觀眾的理解。寫成文章就要在音響設計上花些工夫。

4. 如果同學們想依靠廣告劇的形式進行高考作文的創新,不妨在動筆之前先研究大量的廣告片,並寫壹些設計片段,推敲壹下,看是否能很好地把握。

(五)廣播稿文體規範

廣播稿的對象是聽眾,所以不壹定非得寫下來,說出來就行了。但廣播稿變成文字,就得經得起推敲,就得錘煉。廣播稿要有如下內容:

1. 主題。廣播節目首先要把主題介紹給聽眾。

2. 分節。不能滔滔不絕長篇大論,須分成幾部分,逐步把主題介紹給聽眾。

3. 音樂。壹個沒有音樂的廣播節目是不能引起聽眾註意的。廣播稿壹般要註明所配音樂。

4. 語言要動聽、口語化。

(六)短劇文體規範

短劇,包括小品,要盡量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舞臺表演。高考作文寫短劇的同學也有不少。寫短劇要掌握戲劇寫作的基本方法,如人物對話、舞臺提示(燈光、音響、動作、上下場、幕的啟落等)。壹句話,寫短劇也要適合舞臺演出,壹切以適合演出為標準。

如果說得更具體壹些,那麽,我們在文章中寫的人物對話要精練生動,還要註意句子的音節,有時候還要寫些壓韻的句子。舞臺提示是為演出服務的,但寫在文章中,是為了加強讀者的印象,渲染矛盾沖突,烘托舞臺氣氛。

(七)采訪記文體規範

寫采訪記,需要參考報紙上記者寫的采訪手記之類的文章,學習壹些基本的寫作知識。首先,在采訪前要對所采訪的對象有詳細的了解,設計好采訪內容,即通過采訪想了解什麽——或者是為了驗證某種推論,或者是為了獲得新鮮的內容,或者是為了更多的了解,然後設計好采訪時的問題——通過問題達到采訪的目的。有時候,問題不妨尖銳壹些,因為越是尖銳的問題,就越能接觸到采訪者的內心深處,讀者也最想了解。此外,采訪記是訪談類文章,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是需要回答的,不是所有的文字都是為了了解什麽內容。有時候,壹些必要的寒暄或過渡都是突出訪談文體特征的技術。

(八)辯論辭文體規範

辯論辭是中學生必須掌握的壹種文體。寫作辯論辭首先要論點鮮明,所有話題均指向論點。因為辯論有正方、反方的區別,那麽,站在哪壹個論點上辯論,這個點就是辯論的話題中心。辯論說白了就是議論文,需要通過壹定的論證方法使論點鮮明起來,讓聽眾、讀者或參加辯論的另壹方心服口服,找不到漏洞。因此,辯論辭又要有強烈的邏輯性。

辯論總體上是以理服人,但有時候,辯論辭講究情感的滲透和引導。總之,實現了辯論的目的的技巧,均可用在辯論辭的寫作中去。同學們如果想嘗試辯論辭的寫作,不妨認真研究壹下優秀的辯論辭,從中吸取寫作經驗。

(九)書序文體規範

為壹本書作序,就是寫壹篇關於壹本書的文章。寫序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幫助讀者了解書的面貌。余光中說:序言既為文章,就得滿足壹般散文起碼的要求。若是把它寫成實際的書評,它仍應是壹篇文章,而非面無表情的讀書報告,更不是資料的堆砌,理論的演習。寫序跋,或衡文評人,多精心之作;或感時論世,筆底生風;即或隨意為之,也自然逼真,更見性情。

序言不拘文體,不論長短,但是序言的寫作要真誠和認真。真誠是指不虛美、不諂媚、不吹捧;認真指態度嚴肅,不是隨手應景,胡言亂語。至少,做序者要對書的內容有了解,並對作者的觀點有所評述,或提出新的問題供讀者思考等。總之,只要序對讀者閱讀有幫助就行。

值得說明的是,高考作文如果寫序的形式,壹定要在心中有壹本書,這本書的內容要與高考作文的話題相同或相關。這是高考作文寫序的難點所在。

(十)產品說明書文體規範

商品社會似乎離不開各種各樣的商品,每壹樣商品又都有其產品說明書。這些說明書包括使用說明、性能說明等,具體要看商品的情況而定。所以,寫商品說明書主要的壹點在於對商品的定位,到底是什麽商品,寫作者不妨設計好。實際上,對於作文創作而言,商品既可以是現實的,又可以是虛擬的,而虛擬的商品或產品對讀者的吸引力就更大。

壹般而言,寫產品說明書,是把作文話題的範圍定在壹個較狹窄的空間,要有高超的表達技巧才行。

(十壹)BBS文體規範

BBS的中文意思就是“電子公告板”,它是網友交流信息的場所。在BBS上,人們可以暢所欲言,也可以同從未謀面的人交談聊天。不管是生活、時事,還是內心情感,任何方面的問題都可以交流,都可以在BBS上詢問和很快得到答案,它最大的優點即自由、平等、快捷和互動。BBS是壹種新生事物,它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人變得真實、坦誠而偉大。

四、高考作文文章體式的根本因素

由於高考作文是壹種帶有強制性的作文考試,所以高考作文的寫作就不同於壹般的文學創作,也不同於社會生活中的實用文寫作。從這壹點看,高考作文寫作過程其實就是在有限的時間內,把命題的話題進行藝術化處理的語言表達過程。在這壹過程中,“對話題的藝術化處理”是最關鍵的環節。這裏會涉及審題命意、謀篇布局、定體選技、行文表達、選詞造句、修改潤色等等,所有這些都要列為中學作文教學的基本任務,是每壹位高考考生應該掌握的基本作文技巧。

不管選擇了什麽樣的文體進行高考作文寫作,我們考慮其文體規範的根本因素就是作文的寫作目的和材料背景的生活化。這壹點我們在前面已經做了壹些說明。如果我們的文章不符合表達的目的,那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勢必會顯得表達混亂、語無倫次。如果我們的文章不符合生活背景,那就是子虛烏有,胡編亂造,勢必顯得虛假矯情、裝腔做勢。如前所述,BBS也罷、廣告劇也罷,都應該有壹定的生活背景,這就是“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的集中內涵。當然,高考作文由於其特殊的形式,決定了高考作文的表達目的不是為了上論壇去發發言而已或者為實際的產品做推廣廣告,而是在這些體式的規範內進行“話題的藝術化處理”。所以我們可以看出,高考作文中大部分作文都有極大的虛構成分,可是由於其處理話題的藝術化,使我們覺得新鮮有趣,而不覺得虛假可惡了。如《赤兔之死》中虛構的赤兔馬、《序〈誠信人生〉》中虛構的《誠信人生》這本書、《愚人大學招生簡章》中虛構的愚人大學等。這些文章中,赤兔馬、《誠信人生》、愚人大學等雖然是虛構的,但由於它們有廣泛的生活背景,就使文章顯得生動活潑,趣味十足,因而也成了創新佳作。

--------------------------------------------------------------------------------------------------

/printpage.asp?BoardID=76&ID=5321

/xljy/masdd/kejian/yuedu/index/jiaoan/shige.ppt

/s?wd=%C9%A2%CE%C4%D3%EB%D2%E9%C2%DB%CE%C4%B5%C4%C7%F8%B1%F0&lm=0&si=&rn=10&ie=gb2312&ct=0&cl=3&f=1&rs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