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西晉與東晉
1、266年司馬炎篡魏,建國號為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280年滅吳,完成統壹。316年西晉被北方蠻族滅亡,北方陷於混亂,史稱五胡亂華。
2、317年,晉室南渡,司馬睿在建鄴建立東晉,東晉曾多次北伐。383年東晉與前秦淝水之戰後得到暫時鞏固。兩晉時期五胡遷至中原,加強了民族融合,北人南遷,開發了江南地區。420年,劉裕建立劉宋,東晉滅亡。中國歷史進入了南北朝時期。
二、南朝
1、劉宋(420-479年)是其中疆域最大、最強、統治年代最長的壹個政權,歷4代8帝,***60年。
2、齊(479-502年)國祚短暫,只有24年,但由於爭殺頻繁,竟歷3代7帝,平均3年壹帝,是中國歷史上帝王更換極快的壹朝。
3、梁(502-557年)歷3代4帝,***56年,其中武帝蕭衍個人享國時間最久,幾近半個世紀。
4、陳(557-589年)首尾凡33年,歷3代5帝。陳承衰梁之弊,是版圖狹窄、人口孤弱、力量單薄的王朝,加之統治者又極度腐敗,最終喪亡於北方強敵之手。
三、北朝
1、北魏,拓跋圭在公元398年建都於平城(今山西大同),公元399年改號稱帝,逐步並吞十六國中的夏、北燕、北涼諸國。從拓跋圭建魏,到公元557年西魏亡,***歷十七帝、171年。
2、東魏,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受權臣大將高歡脅迫,逃往關中。高歡另立元善見為孝靜帝,遷都於鄴(今河北臨漳西南),史稱東魏。公元550年為高洋所代,東魏***歷17年。
3、西魏,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西入關中,將領宇文泰迎之。公元535年宇文泰毒死孝武帝,另立元寶炬為魏文帝,定都長安,史稱西魏。公元557年為宇文覺(宇文泰三子)所代,西魏***歷三帝、24年。
4、北齊,公元550年東魏大將高歡的兒子高洋奪取東魏政權稱帝,國號齊,建都於鄴,為與南朝的蕭齊區別,史稱北齊,因皇室姓高,故亦稱高齊。公元577年為北周所滅,***歷八帝、28年。
5、北周,公元557年,西魏大將宇文泰之子宇文覺奪取西魏政權稱帝,建國號周,都於長安,史稱北周,因皇室姓宇文,故也稱宇文周。公元577年滅北齊,統壹中國北方。公元581年為隋楊堅所代,***歷五帝、25年。
擴展資料: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南朝皇族主要是寒門或庶族,因為軍權逐漸由寒門或庶族掌握,所以能夠篡奪皇位 。初期經濟逐漸恢復,軍力強盛。由於戰略錯誤與北朝軍力強盛,使得疆界逐次南移。皇帝與宗室為了皇位時常血腥鬥爭。南朝梁受到梁武帝改善,使國力再度強盛。晚年國家糜爛,侯景之亂使南朝實力大減,並四分五裂,獨霸政局的僑姓世族完全崩潰。
雖由南朝陳的陳文帝統壹南朝,但國力已衰,只能依長江抵禦北朝。北朝承繼五胡十六國,為胡漢融合的新興朝代。北魏皇室為鮮卑族,漢族官員受五胡文化影響,多與胡人通婚,鮮卑皇室也受到漢文化的薰陶。北魏被北方的柔然牽制,直到較友好的突厥並吞柔然後才全力對付南朝。後期在六鎮民變和農民暴動之後造成實力大衰。
北魏分裂東魏及西魏後,不久分別被北齊及北周取代。北齊主要由六鎮集團組成,初期軍力強盛。北周鮮卑軍比北齊少,政治地位不如南朝陳。
最後借由宇文泰開創的關隴集團,吞並政治日趨腐敗的北齊。周武帝去世後,漢人楊堅掌握朝廷,通過授禪北周靜帝建立隋朝,經營八年之後,發兵滅南陳統壹中國。在隋朝統壹天下後,合並關東與江南人而形成新漢族,開創出具開放性和包容性的隋唐帝國。
百度百科-魏晉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