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過程中,車距的判斷是非常重要的,關乎到事故的發生、生命的安全。那在實際的開車過程中,該怎樣判斷車距呢?今天小編就來分享壹下:如何判斷車距。
判斷與前車距離
判斷與前車的距離,可以通過目測車輛前部遮擋前車後部的位置來確定。
①車頭邊緣與前車的輪胎下緣重合
當轎車車頭邊緣剛好“接觸”到前車的輪胎下緣,則與前車的距離大概是5米。
②車頭邊緣與前車保險杠下緣重合
當轎車車頭邊緣與前車保險杠下緣重合,此時與前車的距離大概是3米。
③車頭邊緣與前車保險杠上緣重合
當轎車車頭邊緣與前車保險杠上緣重合,此時與前車的距離大概是1米。
④車頭邊緣與前車車牌下緣重合
當轎車車頭邊緣與前車車牌下緣重合,此時與前車的距離大概是0.5米。這時候就兩車的距離就是比較合適,可以拉起手剎停車了。
判斷與後車距離由於車後盲區較多,通過內後視鏡判斷與後車距離的變化不大,需要更為細致的操作,判斷方法與前車類似。
①如果後車發動機蓋以下完全遮蔽,此時離後車距離大概為5m。
如果有倒車影像,與後車的距離就更好判斷了,因此建議新手最好安裝倒車攝像頭。
②沒倒車影像也不要緊,通過後視鏡同樣可以判斷距離。
如果在後視鏡中剛好能看見後車擋風玻璃,此時與後車的距離大概還剩0.5m,即可完成停車。
總結:希望新手駕駛員可以將這些方法與自己的駕駛習慣結合,提高自身駕駛技能,這樣在日常駕駛中才能更加遊刃有余。
左側後視鏡判斷車距
右側後視鏡判斷車距
通俗點說,從左鏡看後車,後車越靠右越安全,從右鏡看,後車越靠左越安全。後車在妳後視鏡中占據的面積越小,代表兩車之間的距離越遠。
判斷前車距離
從擋風玻璃下沿看到前車保險杠上沿時約壹米;
從擋風玻璃下沿看到前車保險杠下沿(人的腳膝蓋)時約兩米;
從擋風玻璃下沿看到前車後輪胎下沿(或看到地面)時約三米;
左後視鏡下緣看到的相對地面的橫線就是自己車頭位置。
判斷轎車前端與人的距離
當妳看到車前端由地面向人體腳面或腳跟上移並停留此處時,車前端與人體之間的距離為3米。
當妳看到車前端升高到人體膝蓋高度處時,車前端與人體距離為1米。
當妳看到車前端升高到人體臀部下端時,車前端與人體之間的距離為0.3米。
如何判斷車輪所在位置
左輪位置
判斷左輪軋線?
常見的壹種判斷方法,駕駛員合適坐姿平視前方,當左側雨刮器與車身結合點重合於車道左側白線與車頭機器蓋的結合點時,左側已經軋上分道線。通過我們使用不同車輛驗證後發現,這樣的方法有壹定的參考性,但是還不算嚴謹。由於每個車的雨刮器位置和大小都不壹樣,所以所謂的結合點並不統壹。
我們發現,當車道左側分道線與車頭結合點距離左側A柱大約20cm左右時,左側車輪應該已經或即將壓線。
如何判斷左輪距線60cm?
日常駕駛中,軋線行駛肯定是不夠安全的,因此盡量保持車道中央行駛是最好的辦法。目前城市中的車道寬度在3米左右,所以行車時左右預留60cm左右就比較合適。駕駛員合適坐姿平視前方,地面分道線與車輛左前角重合,並且延伸線與前擋風左下角距離10cm左右,此時車輛距左側車道線大約60cm左右。
右輪位置
判斷右輪壓線
駕駛員位置靠左,因此預判右側車輪時的方法與左側稍有不同。當右側車道白線與機器蓋中央位置重合時車輛就基本軋線了。
判斷右輪距線60cm
右側車輪距右側車道線60cm的問題其實並沒有統壹的標準,並且不同車輛的參照物也有所不同,只要保證路面白線在機器蓋中央偏右壹些位置就沒有問題。
寬度能否通過
沒有車道線的狹窄路面上怎麽判斷車輛能否通過呢。首先駕駛員應當對路面寬度有壹個大概的判斷,路面狹窄情況下應當放慢車速。由於駕駛員位於車輛左側,因此左側距離把握肯定比右側從容,所以車輛可以適當的貼左。
將車輛貼近錯車點時,觀察兩側障礙物,將障礙物外側邊緣理解為上文提到的車道線,判斷左右兩側車輪是否可以在“線”內通過。當然不同於對比車道線,兩側後視鏡的寬度也要考慮在內,並且壹些判斷上的誤差也要預留。當然如果確實技術有限,取巧的辦法是等待別的車輛順利通過後再通過也不失為壹種辦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