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ǎ lì
註音:ㄨㄚˇ ㄌㄧˋ
編輯本段基本解釋
◎ 瓦礫 wǎlì
[debris;rubble] 破碎的磚瓦
但主要是小石頭,碎石頭的意思。
編輯本段詳細解釋
(1).破碎的磚頭瓦片。形容荒廢頹敗的景象。
《呂氏春秋·樂成》:“禹之決江水也,民聚瓦礫。”
唐 皮日休 《南陽》詩:“廢路塌平殘瓦礫,破墳耕出爛圖書。”
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誌》第四十七回:“時翟國有長人曰僑如,身長壹丈五尺,謂之長翟。力舉千鈞,銅頭鐵額,瓦礫不能傷害。”
清 閻爾梅 《題劍閣》詩:“徧地頭顱生鬼火,空村瓦礫絕人煙。”
楊朔 《春在朝鮮》:“還記得有壹夜我乘車路過平壤,瓦礫場上忽然從播音器裏傳出雄壯的歌聲。”
西蒙諾夫《蠟燭》:“然而,在這堆瓦礫下邊的地窖裏,有壹個叫做瑪麗·育乞西的老婦人住在那裏。”
(2).比喻無價值的東西。
《朱子語類》卷壹百二十六:“佛家偷得 老子 好處,後來道家卻只偷得佛家不好處。譬如道家有箇寶藏被佛家偷去,後來道家卻只取得佛家瓦礫,殊可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