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壹
消費,是每個人每天都必須做的壹件事,是生活的基礎。而大學生作為壹個特殊的消費群體,是時尚的風向標,也是時尚的追隨者。在某些時尚領域,起的領導作用甚至超過壹些大紅明星所起的作用。在當前的經濟生活中,改善消費構成方面同樣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他們的消費現狀、消費特點在壹定程度上折射出當前大學生的生活狀態和價值取向。作為當代莘莘學子中的壹員,作為深切關註中國經濟發展的壹名朝氣蓬勃的大學生,本著對中國經濟的深切關註的態度,通過深入調查和手機數據,我完成了這份《調查報告》,並力圖從消費意向、消費意識和消費心理上解讀學生們的消費現狀和消費趨勢。
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市場化運作日趨明顯。進來高校大規模的擴招,使越來越多的學生走進了大學的殿堂。大學生消費市場作為越來越多地成為人們關註的焦點,?再窮也不能窮孩子?,父母用這樣壹種觀念詮釋著大學生消費觀念。因此父母親們對教育進行的高額投資,也讓大學生的消費能力高出了壹般水平。那麽如何正確面對這壹消費市場呢?為此,我分別對蘇州市職業大學部分學生的消費狀況進行了調查,從而對當今大學生的消費情況有了壹個全面細致的了解。以下是這次調查的具體內容及我對此情況的內容的分析:
1、過於盲目消費,感性多於理性
對於 大學生來說,大家的主要經濟來源還是父母的生活費。沒有自食其力的經歷,不知道賺錢的難處。此外,由於大學生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穩定的消費觀念,自控能力不強,多數消費都是受媒體宣傳誘導或是受身邊的同學影響而產生的隨機消費,沖動消費,比如,很多大學生都用蘋果手機之類的高端機,這就是壹種互相攀比引發的消費,覺得別人都有自己沒有會很沒面子,這種消費心理是很不健康的,是很危險的。
2、追求時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話題
很多大學生都會買壹些品牌的衣服或生活用品。這種消費在壹定程度上會導致攀比消費,比如上述有同學用蘋果手機,這也就是壹種崇尚品牌的消費觀念。消費應該建立在自己的親身實踐上的,比如自己用過某種肥皂覺得不錯,那麽就可以壹直用下去,這裏並不是說不提倡嘗試多元消費,只是不提倡過分的品牌消費。
3、消費傾向多樣化
在這個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日益豐富的時代,當代的大學生已不再滿足於宿舍、教師、圖書館三點壹線的單調生活。娛樂、運動、手機、電腦以及新型的IT產品成了大學生消費的熱點。大學生的消費已呈現明顯的多元化趨勢。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大部分學生會去旅行,去歌廳、酒吧消費,或是購買電腦,手機、MP3,反映出大學生具有走出校園、融入社會、擁有高質量生活的渴望。
二、當代大學生消費狀況存在的問題
1、儲蓄觀念淡薄,理財觀念需培養和加強
絕大多數的學生的經濟來源是父母給的生活費,自己並沒有親身經歷過賺錢的不易,因此沒有節約的觀念,更沒有存錢的理念。有很多同學是月初是?高富帥?,月底?窮屌絲?的狀況。沒有養成對自己生活費做壹個合理規劃的習慣,總是有壹分錢就花壹分錢。
2、消費水平兩極分化
不得不承認有壹部分同學還是很懂事的,不會亂花錢,甚至會自己想辦法賺錢。這就與那些過度消費,亂消費的同學形成了鮮明對比。有的甚至壹頓飯錢夠其他學生吃壹天。。據觀察這種兩極分化現象在壹些男生比較嚴重,而女生多少會比男生更懂事,節約壹點。
3、消費結構存在不合理
針對這壹點,我發現女生更為突出,有些女生的生活費壹半是用來買衣服、玩偶及化妝品的,而自己的飲食消費所占比例則很小不吃飯是不行的,我相信父母給的生活費主要還是應該用來吃飯的。
4、戀愛支出過度
進入了大學,自由了,也有時間和精力了。因此很多學生會找個對象,談個戀愛,在調查中方我發現,壹部分談戀愛的大學生每月大約支出200-300甚至更多,最少的也有150元左右。他們大多是為了追求情感需要而物質投入的,因而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的原則。這是很不理智的消費。這種不理智的現象尤其是出現在男方身上,然而,有趣的是,少數女生也會有這種現象。愛情的盲目力量是不可取的,要在戀愛的甜蜜中保持壹種理性的消費。
以上就是我的調查所得的結論,也許我的數據不夠權威,也許我的分析不夠準確,但我有自己的角度,自己的眼光,自己的方法,它代表我自己的聲音。
針對以上結論對當代大學生幾點忠告:
1、對於大學生而言,要樹立自己合理的消費觀念,要理智地對待自己的消費。 作為壹個純消費者,大學生經濟來源大多靠家庭,所以自己的消費要考慮到家庭的經濟狀況,父母的承受能力,要有壹定的自制能力,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費的誤區。
2、大學生也要具有消費者的維權意識, 進入大學,已經開始慢慢地融入社會,社會中欺騙消費者的各種不法行為屢禁不止,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大學生要學會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3、對大學來說還應該加強合理儲蓄的觀念。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清崎曾經說過:?理財與妳掙了多少錢沒關系,它是測算妳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為妳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調查時,當問及壹學期結束後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範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余的同學也想著如何把剩余的錢花完,只有極個別同學有儲蓄的意識。
每壹個大學生都有著自己特殊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壹方面他們有著旺盛的消費需求,另壹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後的矛盾使得大學生消費呈現出不同壹般的狀況,大學生消費受到方方面面的影響,也會影響者方方面面。因此大學生消費市場隨著經濟的發展,高校的大規模的擴招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性。大學生消費市場是壹個規模和潛力都很巨大的市場,如何規範並合理的發展這樣壹個市場也是擺在我們大家面前壹個刻不容緩的問題。只有在學生、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同關註和努力下,大學生消費水平越來越好,越來越合理。
篇2在當前的消費市場中,大學生作為特殊的消費群體受到越來越大的關註,由於大學生年紀輕,群體特別,於是有不同於社會其他群體的消費觀和消費行為,可以反映社會消費方面的很多問題。為了調查清楚大學生的消費情況,我們對身邊的同學進行調研活動,對大家的消費進行分析和總結。
調查時間:20xx年x月x日
調查地點:煙臺職業學院
調查方式:調查問卷
調查群體:煙臺職業學院會計系大壹400名學生
調查結果與分析:
(1)
在400名學生中,月平均生活費在500以下占比例10%,500到1000占比例69%,1000到1500占比例19%,1500到2000占比例2%。大部分同學的消費水平並不高,由此可見,社會上壹些輿代表著高消費,代表著奢侈浪費的看法是片面。
編輯區添加圖片模板,點擊圖片區域可以更換圖片。
(2)生活費的來源
有2%的同學生活費來源於勤工儉學與兼職打工,選擇自食其力自力更生。有59%的選擇了家中補給,39%的選擇為家中給予和打工兼得。由此可見大學生的生活費主要來源於家庭,少數同學通過打工有獨立意識,然而,大學生在家庭中始終都是孩子的身份。
(3)消費的用途
消費是生活的主流,當70%的人選擇了將生活的主要用途用於學習,飲食與生活用品,就說明了當代的大學生,消費的結構是健康的,淳樸的。有22%的人將服裝作為主要的消費方式,說明了衣食住行,在消費中絕對的重要性。
(4)手機通訊費
手機是日常消費的另壹重大要素。有71%人每月通訊費在50元以下,25%在50到100元之間,消費水平偏低,表達了壹種好的消費方式。
(5)對花銷的記錄
生活中的花銷常常沒有什麽痕跡,月底時驀然回首,才發現錢在不知不覺中消失殆盡。在調查中24%的人能夠做到計劃消費,經常記賬,59%的人在生活中偶爾記賬,另外17%的人從不記賬。說明了我們對自己花錢的方面還沒有特別的關註,沒有註意到做好消費記錄的重要性,當代大學生,還擁有年輕的心,對生活並沒有多少經驗,所以也沒有對錢有很強的概念,沒有能夠對錢認真控制和記錄。
編輯區添加圖片模板,點擊圖片區域可以更換圖片。
(6)對余額的做法
在此次調查中,81%的人選擇存入銀行或者轉入下月生活費,5%的人選擇了馬上花掉,14%的人表示月底沒有余額。大部分同學能夠物盡其用,是壹種好的體現。
(7)購物的態度
在逛街時看到喜歡的物品,有5%的人選擇不假思索就買下了,80%的同學能夠做到理性思考,看性價比與實用性,15%的人選擇了便宜就會買,體現了同學們較為成熟的購物意識,不至於亂花錢亂購物。
(8)買單方式
當與朋友聚會時,72%的人選擇了AA制,15%人選擇了主動買單,10%的人選擇的是無所謂,不在意這些事情,可以看出我們對於人情世故的好的見解,也可以看出我們還是能夠分辨錢與感情的區別。
(9)網購頻率
61%的同學選擇了0-2次,25%的同學選擇3-5次,5%的同學選擇6次以上,6%的同學選擇不網購。購物是女生的天性,但只有很少的女生選擇了每月有多次的購物經歷,也體現了我們大學生的理性消費。
(10)在妳所熱衷的方面,妳會控制不住的大肆花錢嗎?
32%的同學選擇會,68%的同學選擇不會。這表明了我們花錢的態度,理智永遠高於不理智。
(11)當購物時錢不夠用,妳會向家裏要錢嗎?
6%的同學選擇向父母要錢,41%的同學選擇自己存錢,7%的同學選擇向別人借錢,47%的同學選擇理性思考不買了,大部分同學都選擇的自己存錢和不買了,只有很少很少的同學選擇跟父母要錢,突然覺得有小小的感動,因為我們無論是來自於斑駁的大城市還是風光無限好的農村,無論貧窮還是富有,都知道我們的家人給的錢都是來之不易的,誰都不想讓愛自己的家人們為自己擔心。
調查總結:
(1)理性消費仍為消費主流。大學生的絕大部分支出是用於飲食,學習與生活方面,而玩樂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見,大學生還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還是以學習知識為主,而不沈迷於玩樂。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消費時都會較為謹慎,盡量精挑細選,或者只註重便宜的價格而不註重質量。所以較為理性的消費是大學生消費的主流。
(2)大學生消費有其不理性的壹面,理財觀念淡薄。大學生沒有經濟來源,經濟獨立性差,消費沒有基礎,經濟的非獨立性決定了大學生自主消費經驗少,不能理性地對消費價值與成本進行衡量。大學生沒有形成完整的,穩定的消費觀念,自控能力不強,隨機消費,沖動消費也有很多。
(3)消費呈現向多元化發展。大學生在實現溫飽的同時,也在服飾裝扮這壹方面明顯消費。而作為當代大學生學習之余也會不忘逛逛學習用品店和書店,為取得各類證書的補課充電也成了大學生的壹個消費熱點,大學生的消費取向逐漸向多元化發展。
大學生消費不僅僅關系到自己,學校,還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問題。對此,提出幾點建議:
(1)對於大學生而言,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理智的對待自己的消費。要樹立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科學的消費意識,作壹個清醒的消費者。大學生經濟主要來源於家庭,所以消費要考慮到家庭的經濟狀況,父母的承受能力和自制能力,不要盲目的感性消費,克服攀比心理。
(2)樹立維權意識。大學生也開始慢慢地融入社會,社會中的欺騙等不法行為屢禁不止,作為消費者,面對復雜的世界,要學會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3)社會,學校和家庭應加強對學生消費觀念的培養。積極有效的指導,有利於大學生更好的應對問題。應當重視和加強對大學生消費狀況的關註,註重在研究他們的消費心理與行為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4)合理規劃自身的消費,對消費建立計劃性,明白消費的目的,增強理財意識,儲蓄意識。
結語:
大學生是壹個特殊的社會群體,有著特殊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大學生的消費受到方方面面的影響,也在影響著方方面面。對於成長中的大學生,其人生觀,價值觀還在定型中,具有可塑性,需要社會,老師,家長的教導和培養。因此,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是社會的壹個重要的課題。只有在大家的***同努力下,大學生消費才能走上正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