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首次提出山水畫三遠的論著是

首次提出山水畫三遠的論著是

首次提出山水畫三遠論著的是北宋畫家郭熙的山水畫論著《林泉高致》。

在《林泉高致》中,郭熙提出了山水畫創作的三遠法,即高遠、深遠和平遠。高遠是自山下而仰山巔,類似於仰視;深遠是自山前而窺山後,類似於俯視;平遠是自近山而望遠山,類似於平視。三遠法體現了中國山水畫獨特的觀察和表現方式,對後世的山水畫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林泉高致》是中國山水畫理論的重要著作之壹,它對山水畫的創作方法、構圖、筆墨技巧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推動了山水畫的理論研究。《林泉高致》對後世的山水畫創作產生了廣泛的影響,許多畫家在創作中都受到了它的啟發和影響,如元代的黃公望、明代的董其昌等。

《林泉高致》的“三遠法”

1、高遠:自山下而仰山巔,突出“仰”這個字,仰觀而之高遠。擡頭仰視高山看的是山頂而不是山的半山腰,整個山勢呈現的是比較雄偉高聳。如為了誇大山之高峻就可以把人物、房屋、樹木畫的很小。

2、深遠:自山前而窺山後,反映的是壹種具有深遠空間感的面貌,目之所及萬物深厚飄渺。理解的關鍵詞就是“鳥瞰”,想象我們是壹只鳥,用俯視的視野在天空中翺翔。

3、平遠:自近山而望遠山,突出“望”這個字。平遠就是要畫出前後左右遼闊的空間,平遠之境使人和景和諧交融,在此中人的心靈也得到了滿足。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三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