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意思是:關關和鳴的雎鳩,相伴在河中的小洲。
出自《國風·周南·關雎》,它是《詩經》的第壹篇,節選:”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譯文:關關鳴叫的水鳥,棲居在河中沙洲。善良美麗的姑娘,好男兒的好配偶。長短不齊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善良美麗的姑娘,醒來做夢都想她。
擴展資料:
賞析:
《關雎》的內容其實很單純,是寫壹個“君子”對“淑女”的追求,寫他得不到“淑女”時心裏苦惱,翻來覆去睡不著覺;得到了“淑女”就很開心,叫人奏起音樂來慶賀,並以此讓“淑女”快樂。
這首詩在藝術上巧妙地采用了“興”的表現手法。首章,“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以雎鳥相向合鳴,相依相戀,興起淑女陪君子的聯想。其後各章,又以采荇菜這壹行為興起主人公對女子瘋狂地相思與追求。
第二章“參差荇菜”承“關關雎鳩”而來,也是以洲上生長之物即景生情,第三章抒發求之而不得的憂思,第四、五章寫求而得之的喜悅。全詩語言優美,善於運用雙聲、疊韻和重疊詞,增強了詩歌的音韻美和寫人狀物、擬聲傳情的生動性。
百度百科--國風·周南·關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