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梁(?-184),(袁宏《後漢紀》作張良)鉅鹿(治今河北巨鹿)人,東漢末年黃巾起義首領之壹,張角的三弟。中平元年(184)隨兄起義,號稱“人公將軍”。遭到朝廷所派左中郎將皇甫嵩進攻時,他率軍在廣宗(今河北威縣)進行反擊。後因警戒疏忽,遭到漢軍夜襲,兵敗身亡。
個人影響東漢末率領黃巾起義和在它影響下的各族人民起義,持續了二十多年。由於起義農民本身的弱點,起義被殘酷鎮壓,但在農民起義的打擊下,腐朽的東漢王朝已名存實亡。
個人生平《後漢書》
初,鉅鹿張角自稱“大賢良師”,奉事黃老道,畜養弟子;跪拜首過,符水饉狄粵撇。徊≌咂撓,百姓廣信之。角因遣弟子八人使於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轉相誑惑。十余年間,眾徒數十萬,連結郡國;自青、徐、幽、冀、荊、楊、兗、豫八州之人,莫不畢應。遂置三十六“方”。“方”猶將軍號也。大“方”萬余人……
中平元年,大方馬元義等先收荊、楊數萬人,期會發於鄴。元義數往來京師,以中常侍封、徐奉等為內應,約以三月五日內外俱起。未及作亂,而張角弟子濟南唐周上書告之,於是車裂元義於洛陽。靈帝以周章下三公、司隸,使鉤盾令周斌將三府掾屬,案驗宮省直衛及百姓有事角道者,誅殺千余人;推考冀州,逐捕角等。角等知事已露,晨夜馳敕諸方,壹時俱起。皆著黃巾為恐模時人謂之“黃巾”,亦名為“蛾賊”。殺人以祠天。角稱“天公將軍”,角弟寶稱“地公將軍”,寶弟梁稱“人公將軍”。所在燔燒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據,長吏多逃亡。旬日之間,天下響應,京師震動。《後漢書》譯文
當初,鉅鹿人張角自稱為“大賢良師”,信奉並傳播黃老道,收養徒弟。用跪拜悔過的方式和符水咒語來治病。害病的人很多被治好了,因此老百姓相信並崇拜他。張角就趁機派遣八個徒弟到各地去,用
善良的宗教教義來教化天下的人,輾轉地進行欺騙蠱惑。僅十多年間,他吸收的眾徒就有幾十萬,跨國連郡,在青、徐、幽、冀、荊、楊、袞、豫等八個州的人,投有不響應他的。於是張角設立了三十六“方”。首領就稱為“方”,相當於將軍的名號。大“方”有壹萬多人,小“方”也有六、七千人,各“方”都設了首領。他又造謠說:“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用白土書寫在京城官署大門上和州郡官府門上的,都是“甲子”字樣。中平元年,大方馬元義等先聚集荊州、揚州幾萬人的隊伍,約定在鄴城聚眾發難。元義多次來往京師,用中常侍封、徐奉等為內應,約定在三月五日在京師內外同時起事。還沒等發動起義,張角徒弟濟南人唐周就向朝廷寫信告發馬元義準備起義的秘密。因此朝廷逮捕了馬元義,在洛陽將他車裂了。靈帝把唐周的告密信下達給三公、司隸校尉,派鉤盾令周斌帶領三府的下屬官員,查辦宮廷內部以及
百姓中信奉張角太平道的人,誅殺了壹千多人。並在冀州地區追查太平道,追拿張角等人。張角等人知道事情已經敗露,於是不分晝夜地迅速傳告各“方”,同時提前起事。大家都系黃巾作為標記,當時人稱他們為“黃巾軍”,也叫他們作“蛾賊”。他們殺人來祭祀天地。張角稱“天公將軍”,張角的弟弟張寶稱“地公將軍”,張寶的弟弟張梁稱“人公將軍”。他們到處焚燒官府,搶劫村莊城鎮。州郡被攻破,長官大多逃跑。十來天時間,天下如回聲壹樣應和他們,連京師也震蕩不安。 藝術形象 文學形象《三國演義》:時巨鹿郡有兄弟三人,壹名張角,壹名張寶,壹名張梁。那張角本是個不第秀才,因入山采藥,遇壹老人,碧眼童顏,手執藜杖,喚角至壹洞中,以天書三卷授之,曰:“此名《太平要術》,汝得之,當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異心,必獲惡報。”角拜問姓名。老人曰:“吾乃南華老仙也。”言訖,化陣清風而去。角得此書,曉夜攻習,能呼風喚雨,號為“太平道人”。中平元年正月內,疫氣流行,張角散施符水,為人治病,自稱“大賢良師”。角有徒弟五百余人,雲遊四方,皆能書符念咒。次後徒眾日多,角乃立三十六方,大方萬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帥,稱為將軍;訛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令人各以白土,書“甲子”二字於家中大門上。青、幽、徐、冀、荊、揚、兗、豫八州之人,家家侍奉大賢良師張角名字。
遊戲形象《英雄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