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所謂的“潛規則”不無道理,因為奧斯卡最佳影片這個獎項的意義實在太復雜,需要綜合考量壹部電影太多太多東西了。
而科幻片大多都有壹些***同點,他們要不就是靠精彩的特效吸引觀眾、就是靠著獨特的創意以及豐富的故事取勝。科幻片存在著壹個致命弱點: 缺少人文情懷與精神內核 。
《盜夢空間》的導演克裏斯托弗·諾蘭,他的科幻作品無壹不是優秀的科幻片。《盜夢空間》、《星際穿越》、《致命魔術》,這些電影都是在豆瓣top250最前面的幾部作品。
甚至有壹句關於克裏斯托弗·諾蘭的玩笑: 如果諾蘭壽命足夠長,他壹個人的作品絕對可以承包豆瓣top250 。
然而,如此優秀的導演,卻從來沒有作品得到奧斯卡最佳影片,《盜夢空間》之後甚至連壹個提名都沒有。奧斯卡最佳影片幾個大字,不僅是諾蘭的瓶頸,也是整個科幻電影的瓶頸。
不過總有人不信邪, 難道科幻電影就不能特效、創意、內涵同時存在嗎 ?
1982年,雷德利·斯科特指導的《銀翼殺手》上映 。
這部電影又被稱為“賽博朋克的鼻祖”,蒸汽波、全息投影、義肢人類、如希臘雕塑壹般完美身材的復制人、昏暗的燈光、漆黑的街道,還有標誌性的塗鴉。
這些視聽元素成為了賽博朋克最標準性的東西,可這部科幻講述了壹個很深刻的主題:人和復制人本質上的差異。
復制人Roy Batty最後的壹句臺詞“.All those moments will be lost in time, like tears.. in the rain......(所有的時光都會在時間中流逝,就像淚水流入雨)”
這部電影靠科幻題材吸引觀眾,卻靠內涵贏得觀眾的喜愛。可是這樣壹部優秀的電影仍然無法得到奧斯卡評委的青睞。
1999年,基努·裏維斯主演《黑客帝國》上映 。
如果說《銀翼殺手》沒有能夠競爭到奧斯卡最佳影片是因為太冷門,那麽這部《黑客帝國》呢?
《黑客帝國》實在是太經典的壹部科幻作品了,基努·裏維斯飾演的尼奧現在還被人津津樂道。“子彈時間”、“特工史密斯”、“盒子世界”,這些經典的鏡頭與創意,壹直是《黑客帝國》特屬的標簽。
而《黑客帝國》更讓人驚嘆的不止是科幻元素,更是蘊含在電影背後的主題。當男主角尼奧選擇了紅色藥丸,他就進入(回歸)了壹個嶄新的世界。虛虛實實,真真假假,到底什麽才是對的呢?
現實與幻覺,到底哪個是真實的呢?妳是否也會思考世界的真實性呢?
就此主題,《黑客帝國》展開了大篇幅的探尋,也讓熒幕前的觀眾思考自己。
如此優秀的作品,仍然沒有被奧斯卡最佳影片選中,甚至連提名都沒有。
也就是說,就算科幻電影特效、故事、內涵全都十分優秀,只要有“科幻電影”這個標簽,似乎就是拿不到奧斯卡最佳影片 。
不過, 並非所有的奧斯卡獎項都“拒絕”科幻電影 。
不過這些獎項雖然也是對電影的認可,但是拿不到奧斯卡最佳影片,不但制片方不開心,我們這些科幻電影迷也不滿意啊。
開門見山。
目前,科幻片(含軟科幻影片)確實沒有壹部問鼎過奧斯卡獎含金量最高的最佳影片獎,反而是“技術類獎項”的得獎大戶。但是,我認為,經典影片的標準是經受得住時代考驗、被觀眾口口相傳,從這個標準來說,很多科幻片都是好電影。
那麽,科幻片為何很難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呢?我覺得, 這是科幻片的類型性決定的。 正所謂,尺有所長、寸有所短。 科幻片在創意上必須要獨樹壹幟、有創新性,要把創意性放在首位,這是它的長處,但相對的,這樣就或多或少的犧牲了藝術性,在思想和內涵上存在“短板”。
題主提到的幾部科幻片,都或多或少的得到了奧斯卡獎或提名。《2001太空漫遊》獲得過奧斯卡最佳特效,《阿凡達》獲得過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最佳藝術指導,以及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的提名,《盜夢空間》獲得過最佳攝影、最佳音效剪輯、最佳音響效果、最佳視覺特效獎。
《銀翼殺手》因1983年度奧斯卡獎的激烈競爭,只拿到兩項提名獎,但考慮到同年的《E.T.外星人》僅獲最佳視覺特效獎,再加上續集《銀翼殺手2049》獲得最佳攝影、最佳視覺特效獎,也算得上沖奧大熱影片。
我所知道的科幻電影(包含軟科幻片),其實獲得奧斯卡獎的並不少。除了上面提到的幾部影片外,從《第三類接觸》獲得第50屆奧斯卡最佳攝影、特別成就獎算起,包括《星球大戰》及其續作《星球大戰2:帝國反擊戰》、《異形》和《異形2》、《E.T.外星人》、《黑客帝國》、《星際迷航》、《地心引力》、《機械姬》、《她》等影片,都是奧斯卡獲獎影片。
我始終認為, 好電影的標準不是獲不獲獎,獲得過什麽獎,而是被時代、被觀眾記住。 只要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為同類型影片的創新發展做出貢獻,都會在電影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壹筆。說白了, 獲獎只是優秀影片的其中壹個標準,能不能經受住時代的考驗、讓觀眾長久的記住並奉為經典,才是壹部影片最大的價值體現。
比如,《銀翼殺手》參賽的第55屆奧斯卡獲獎影片中,獲得最佳影片的《甘地傳》究竟有多少人記得?又有多少人認為《銀翼殺手》無愧於壹代經典的頭銜?
在這裏,我無意挑戰奧斯卡的權威性,也不想挑起什麽爭議話題,但壹千個人有壹千個哈姆雷特,觀眾的審美取向與評委的藝術追求,或多或少的存在差異性。但我始終樸素的認為,被大多數觀眾記住的,就都是好影片。
大家好我是宋昏昏,很開心能為大家回答這個問題。
奧斯卡,也就是學院獎,之所以叫學院獎是因為主辦單位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看這個名字就知道,藝術是在科學之前的。
在2014年的時候洛杉磯時報做了壹項調查, 6028名學院獎評委中,94%是白人,76%是男性,評委的平均年齡是63歲。就是說這些評委大多是在1940-1960年代出生的,這方面的因素可能對評委的意識形態還是有很大約束力的。
科幻片第壹次被提名最佳影片獎是1978年的星球大戰,那是當年讓全世界所有青年都激動不已的票房冠軍,收7億7千5百萬美元,但是最後獲獎的是票房只有三千八百萬美元的生活片《安妮·霍爾》。
當時,科幻片已經成為美國票房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可忽視。但是學院還是不願意把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這些重要項目辦法給這種小青年才喜歡看的東西,在那些老壹輩藝術家眼裏面這些東西都是不入流的。
但學院又要給資本家們有所交代,那還是要辦事,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是老前輩的底線。
第三類接觸就在星戰同壹屆上得了最佳攝影獎。
在這之前,科幻片通常都是在最佳視覺效果這個獎項上,比如1968年的《2001:太空奧德賽》可以說是和星戰壹樣屬於科幻史上的裏程碑作品,但不管妳怎麽覺得,對於奧斯卡評委來說這就算不上電影藝術,給壹個視覺效果安慰壹下, 還不要提最佳視覺效果是1964年才獨立出來成為壹個單獨的獎項的,之前是叫做最佳特效,這個獎項是包含了音效和特效兩部分。
1950年的《目標月球》Destination Moon 以及1953年的《世界大戰》都獲得了這個獎項,不過很多都是以特別成就獎的形式辦法,都還不算做正式獎項。
科幻片這種電影想要在奧斯卡拿個獎真是很難,盡都是最佳特效, 偶爾壹個最佳攝影,音效,還有就是像希斯萊傑,追認。
不光是科幻, 奇幻片恐怖片, 都是屬於這個區間裏面,壹直被提名,壹個正規獎項沒有。直到04年的指環王獲得最佳影片獎,不光是奇幻粉絲喜極而泣,也讓讓那些在星戰,ET,侏羅紀公園,黑客帝國壹路臭罵學院獎的科幻迷感受到了莫大的安慰。
2016年的《降臨》,獨樹壹幟,可能是近十年以來最有深度的科幻片,包括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在內8項提名,最後就拿走壹個視覺特效(勘誤: 此處應是89界的最佳音效剪輯)。所以我覺得,指環王得獎是奇幻片壹個安慰獎,在那之後應該還要給科幻片也頒發壹個安慰獎。
作為壹個看了不少電影但沒深入研究的看客來說,奧斯卡得獎影片不說全部,但大部分都提不起興趣看。
相信大部分人觀看電影要不為了劇情精彩出人意料,要不為了視覺聽覺享受,要不為了可以捧腹大笑,更甚者僅僅為了打發時間,所以"爆米花"影片壹向受人喜歡,不用動腦,看著過癮。
然而奧斯卡獲獎作品有許多註重文化、背景、拍攝手法等等,感覺更像是為了專業電影機構拍攝的片,就好比文藝、劇情片,不能說他不好,但喜歡看他的人肯定沒有喜歡看科幻片的人多。
科幻電影以場面宏大、腦洞大開著稱,給人的是視覺盛宴或者奇思妙想。個人愚見,科幻題材與現今 社會 脫節有可能是不受奧斯卡青睞的主要原因,他既沒有反應 社會 問題,又沒有延伸 歷史 背景,總得來說就是不能成為教科書壹般讓人學習感悟。
不過本人喜歡看科幻題材打過看奧斯卡獲獎影片。
ps:美國獎項更註重美國文化,綠皮書就是很好的例子,在國內票房壹般般。
什麽是奧斯卡?奧斯卡金像獎(The Oscars),是每年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組織與頒發,旨在鼓勵優秀電影的創作與發展的獎項。
他是全美,乃至世界最高的電影藝術類獎項。最重要的指標是藝術風格。也就是說她們更註重影視作品的內涵和思想高度。
科幻片不是不註重!妳要看參賽單元!如果是藝術指導,音樂,後期剪輯特效等單元,每年勝利的大多數都是科幻片。
所以,沒有哪個類型的影片註重不註重。而是每個不同類型的審核要求不壹樣。
不管什麽類型的電影,如果它是好電影,自然會在 歷史 長河裏顯現出價值,越久越醇。為什麽壹定要得到奧斯卡青睞啊 ?奧斯卡算老幾?這種像財團政客那樣上街遊說壹番可以拉票的電影獎舞臺,想通了就沒什麽了。《銀翼殺手》及《銀翼殺手2049》、《2001太空漫遊指南》、《阿凡達》、《盜夢空間》,甚至動畫電影《WALL-E》(即《機器人總動員》,不得不說這翻譯真害人不淺),都是自成壹體,氣勢如虹,可以貫穿百年,流芳百世,給後代以啟示的醒世作品。至於百年之後,奧斯卡還是不是奧斯卡,有沒有變質,會有什麽結局,我表示——
——關我PS。我關心的是佳作本身,我不關心奧斯卡。
為什麽科幻電影不受奧斯卡青睞?以下是我個人觀點。歡迎大家討論。
題主說的那幾部電影,除了2001太空漫遊,其余的都或多或少得到過奧斯卡獎。
獎項大多集中在視覺效果上,當然,科幻電影往往特別重視這壹點。軟科幻大多是爆米花電影,奧斯卡或多或少有裝逼成分在裏面,對這類影片就不是很重視;好的硬科幻少之又少,基數少,獲獎數量自然也少
因為妳關心的有點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