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
出處: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宋代〕
原文(節選):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譯文:
月兒移動,轉過了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人。明月不應該對人們有什麽怨恨吧,可又為什麽總是在人們離別之時才圓呢?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事兒自古以來就很難周全。希望人們可以長長久久地在壹起,即使相隔千裏也能壹起欣賞這美好的月亮。
擴展資料:
賞析:
此篇是蘇詞代表作之壹。從藝術成就上看,它構思奇拔,畦徑獨辟,極富浪漫主義色彩,是歷來公認的中秋詞中的絕唱。從表現方面來說,詞的前半縱寫,後半橫敘。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轉。前半是對歷代神話的推陳出新,也是對魏晉六朝仙詩的遞嬗發展。
後半純用白描,人月雙及。它名為演繹物理,實則闡釋人事。筆致錯綜回環,搖曳多姿。從布局方面來說,上片淩空而起,入處似虛;下片波瀾層疊,返虛轉實。最後虛實交錯,紆徐作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