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獨步尋花》
jiāng pàn dú bù xún huā
唐代.杜甫
táng dài :dù fǔ?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huáng shī tǎ qián jiāng shuǐ dōng ,chūn guāng lǎn kùn yǐ wēi fēng。
桃花壹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táo huā yī cù kāi wú zhǔ,kě ài shēn hóng ài qiǎn hóng 。
譯文:
黃師塔前那壹江的碧波春水滾滾向東流,春天給人壹種困倦讓人想倚著春風小憩的感覺。
江畔盛開的那壹簇無主的桃花映入眼簾,究竟是愛深紅色的還是更愛淺紅色的呢?
:註釋 :
江畔:指成都錦江之濱。
獨步:獨自散步。
塔:墓地。
壹簇:壹叢,無主--沒有主人。
創作背景:
這組詩作於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後,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或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春。
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飽經離亂之後,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暫時有了安身的處所。
杜甫蔔居成都郊外草堂,是“浣花溪水水西頭,主人為蔔林塘幽”;詩人感到很滿足,“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所以,時值春暖花開,更有賞心樂事,杜甫對生活是熱愛的。這是他寫這組詩的生活和感情基礎。第二年(壹說第三年)春暖花開時節,他獨自在錦江江畔散步賞花,寫下了《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這壹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