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易經全文

易經全文

第壹卦:《乾卦》

乾:元,亨,利,貞。

白話《乾卦》象征天:元始,亨通,和諧,貞正。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白話《象辭》說:天道運行周而復始,永無止息,誰也不能阻擋,君子應效法天道,自立自強,不停地奮鬥下去。

初九,潛龍勿用。

白話初九,龍尚潛伏在水中,養精蓄銳,暫時還不能發揮作用。

《象》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白話《象辭》說:龍象征陽。"龍尚潛伏在水中,養精蓄銳,暫時還不能發揮作用",是因為此爻位置最低,陽氣不能散發出來的緣故。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白話九二,龍已出現在地上,利於出現德高勢隆的大人物。

《象》曰:"見龍在田",德施普也。

白話《象辭》說:"龍已出現在地上",猶如陽光普照,天下人普遍得到恩惠。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白話九三,君子整天自強不息,晚上也不敢有絲毫的懈怠,這樣即使遇到危險也會逢兇化吉。

《象》曰:"終日乾乾",反復道也。

白話《象辭》說:"整天自強不息",是因為要避免出現反復,不敢有絲毫大意。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白話九四,龍或騰躍而起,或退居於淵,均不會有危害。

《象》曰:"或躍在淵",進無咎也。

白話《象辭》說:"龍或騰躍而起,或退居於淵,均不會有危害",因為能審時度勢,故進退自如,不會有危害。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白話九五,龍飛上了高空,利於出現德高勢隆的大人物。

《象》曰:"飛龍在天",大人造也。

白話《象辭》說:"龍飛上了高空",象征德高勢隆的大人物壹定會有所作為。

上九,亢龍有悔。

白話上九,龍飛到了過高的地方,必將會後悔。

《象》曰:"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

白話《象辭》說"龍飛到了過高的地方,必將會後悔",因為物極必反,事物發展到了盡頭,必將走向自己的反面。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白話用九,出現群龍也不願意為首的現象,是很吉利的。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白話《象辭》說:"用九"的爻象說明,天雖生萬物,但卻不居首、不居功。

第二卦:《坤卦》

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白話《坤卦》象征地:元始,亨通,如果像雌馬那樣柔順,則是吉利的。君子從事某項事業,雖然開始時不知所從,但結果會是有利的。如往西南方,則會得到朋友的幫助。如往東南方,則會失去朋友的幫助。如果保持現狀,也是吉利的。

《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白話《象辭》說:坤象征大地,君子應效法大地,胸懷寬廣,包容萬物。

初六,履霜,堅冰至。

白話初六, 腳踏上了霜,氣候變冷,冰雪即將到來。

《象》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

白話《象辭》說:"腳踏上了霜,氣候變冷,冰雪即將到來",說明陰氣開始凝聚;按照這種情況發展下去,必然迎來冰雪的季節。

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白話六二,正直,端正,廣大,具備這樣的品質,即使不學習 也不會有什麽不利。

《象》曰:六二之動,直以方也,"不習?無不利",地道光也。

白話《象辭》說:六二爻若是出現變化的話,總是表現出正直、端正的性質。"即使不學習 也不會有什麽不利",是因為地德廣大,包容萬物的緣故。

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白話六三,胸懷才華而不顯露,如果輔佐君主,能克盡職守,功成不居。

《象》曰:"含章可貞",以時發也;"或從王事",知光大也。

白話《象辭》說:"胸懷才華而不顯露",是要把握時機才發揮,"如果輔佐君主",必能大顯身手,壹展抱負。

六四 ,括囊,無咎無譽。

白話六四 ,紮緊袋口,不說也不動,這樣雖得不到稱贊,但也免遭禍患。

《象》曰:"括囊無咎",慎不害也。

白話《象辭》說:"紮緊袋口,不說也不動,可以免遭禍患",說明小心謹慎從事,是不會有害的。

六五,黃裳,元吉。

白話六五,黃色的衣服,最為吉祥。

《象》曰:"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白話《象辭》說:"黃色的衣服,最為吉祥",是因為黃色代表中,行事以中道為準則,當然是吉祥的。

上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白話上六,陰氣盛極,與陽氣相戰郊外,天地混雜,乾坤莫辨,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象》曰:"龍戰於野",其道窮也。

白話《象辭》說:"陰氣盛極,與陽氣相戰於郊外",說明陰氣已經發展到盡頭了。

用六,利永貞。

白話"用六"這壹爻,利於永遠保持中正。

《象》曰:用六"永貞",以大終也。

白話《象辭》說:用六的爻辭說"利於永遠保持中正",即是指陰盛到了極點就會向陽轉化。

第三卦:《屯卦》

屯: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白話《屯卦》象征初生:元始,亨通,和諧,貞正。不要急於發展,首先要立君建國。

《象》曰:雲雷屯,君子以經綸。

白話《象辭》說:《屯卦》的卦象是震(雷)下坎(水)上,為雷上有水之表象,水在上表示雨尚未落,故釋為雲。雲雷大作,是即將下雨的征兆,故《屯卦》象征初生。這裏表示天地初創,國家始建,正人君子應以全部才智投入到創建國家的事業中去。

初九,磐桓,利居貞,利建侯。

白話初九,萬事開頭難,在初創時期困難特別大,難免徘徊不前,但只要能守正不阿,仍然可建功立業。

《象》曰:雖磐桓,誌行正也。以貴下賤,大得民也。

白話:《象辭》說:"雖然徘徊不前,但誌向和行為純正。只要能下定決心,深入基層,仍然會大得民心的。

六二,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後才生育。

《象》曰:六二之難,乘剛也。"十年乃字",反常也。

白話《象辭》說:六二爻之所以出現困難,是由於陽剛壹方所造成的。"婚後十年才生育",是很反常的現象。

六三,即主鹿無虞,惟入於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

白話六三,追逐鹿時,由於缺少管山林之人的引導,致使鹿逃入樹林中去。君子此時如仍不願舍棄,輕率地繼續追蹤,則必然會發生禍事。

《象》曰:"即鹿無虞",以從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窮也。

白話《象辭》說:"追逐鹿缺少管山林之人引導",是因為獲鹿之心過於急切。君子應及時放棄,否則必有禍事或導致窮困。

六四 ,乘馬班如,求婚媾,往吉,無不利。

白話六四 ,四馬前進,步調不壹,但如堅定不移地去求婚,則結果必然是吉祥順利的。

《象》曰:求而往,明也。

白話《象辭》說:"堅定不移地去追求,是明智之舉。

九五,屯其膏,小貞吉,大貞兇。

白話九五,只顧自己囤積財富而不註意幫助別人,是很危險的,那樣做,辦小事雖有成功的可能,但辦大事則必然會出現兇險。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白話《象辭》說:"只顧自己囤積財富而不註意幫助別人",這樣的人即使想有所作為,其前景也不大光明。

上六,乘馬班如,泣血漣如。

白話上六,四馬前進,步調不壹,進退兩難,悲傷哭泣,泣血不止。

《象》曰:"泣血漣如",何可長也?

白話《象辭》說:"悲傷哭泣,泣血不止",這種狀況怎能維持長久呢?

第四卦:《蒙卦》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

白話《蒙卦》象征啟蒙:亨通。不是我有求於幼童,而是幼童有求於我,第壹次向我請教,我有問必答,如果壹而再、再而三地沒有禮貌地亂問,則不予回答。利於守正道。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白話《象辭》說:"《蒙卦》的卦象是坎(水)下艮(山)上,為山下有泉水之表象,但要想發現甘泉,必須設法準確地找出泉水的位置,即意味著先必須進行啟蒙教育。君子必須行動果斷,才能培養出良好的品德。

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

白話初六,要進行啟蒙教育,貴在樹立典型,以便防止罪惡發生;如不專心求學,而是急功冒進,將來必然會後悔。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白話《象辭》說:用樹立典型的辦法來進行啟蒙教育,是為了確立正確的法度,以便遵循。

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

白話九二,周圍都是上進心很強的蒙童,希望獲得知識,這是很吉利的。如果迎娶新媳婦,也是吉祥的。由於渴望接受教育,上進心很強,所以連孩子們已經能夠治家了。

《象》曰:"子克家",剛柔接也。

白話《象辭》說:"由於渴望接受教育,上進心很強,所以連孩子們都已經能夠治家了",這是因為剛柔相濟,孩子們受到了很好的啟蒙教育的結果。

六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無攸利。

白話六三,不能娶這樣的女子,她的心目中只有美貌的郎君,不能守禮儀,也難以保住自己的節操,娶這樣的女子是沒有什麽好處的。

《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順也。

白話《象辭》說:"不能娶這個女子",主要是指這個女子的行為是不合乎禮儀的,即這個女子沒有受過良好的啟蒙教育。

六四 ,困蒙,吝。

白話六四 ,人處於困難的境地,不利於接受啟蒙教育,因而孤陋寡聞,結果是不大好的。

《象》曰:"困蒙之吝",獨遠實也。

白話《象辭》說:"人處於困難的境地,不利於接受啟蒙教育",是因為疏遠有真才實學的老師。

六五,童蒙,吉。

白話六五,蒙童虛心地向老師求教,這是很吉祥的。

《象》曰:"童蒙之吉"",順以巽也。

白話《象辭》說:"蒙童虛心地向老師求教,這是很吉祥的",這是因為蒙童對老師采取了謙遜的態度。蒙童謙遜,則老師樂教,其教育結果自然是比較有效的,當然也是吉祥的。

上九,擊蒙,不利為寇,利禦寇。

白話上九,啟蒙教育要及早實行,要針對蒙童的缺點,先發治人。不要等到蒙童的問題徹底暴露再去教育,而要防患於未然,事先進行啟蒙教育。

《象》曰:"利用禦寇",上下順也。

白話《象辭》說:"啟蒙教育要及早實行,要針對蒙童的缺點,先發治人",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使老師和蒙童互相配合,才能達到治病救人、上下壹心的目的。

第五卦:《需卦》

需: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

白話《需卦》象征等待:具有誠實守信的品德,光明正大,做事才會亨通順利,占問的結果是吉祥的,出外遠行,渡過寬闊的河流會很順利。

《象》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

白話《象辭》說:《需卦》的卦象是乾(天)下坎(水)上,為水在天上之表象。水汽聚集天上成為雲層,密雲満天,但還沒有下雨,需要等待;君子在這個時候需要吃喝,飲酒作樂,即在等待的時候積蓄力量。

初九,需於郊,利用恒,無咎。

白話初九,在郊外等待,必須有恒心,長久耐心地靜候時機,不會有什麽禍患。

《象》曰:"需於郊",不犯難行也;""利用恒,無咎",未失常也。

白話《象辭》說:"在郊外等待",表明不能冒險輕率前行;"長久耐心地等候時機,不會有什麽禍患",表明沒有偏離正道,沒有偏離天地恒常之理。

九二,需於沙,小有言,終吉。

白話九二,在沙灘上等待,雖然要受到別人的壹些非難指責,耐心等待終究會獲得吉祥。

《象》曰:"需於沙",衍在中也;雖有小言,以終吉也。

白話《象辭》說:"在沙灘上等待",表明寬宏大量不急躁;雖然受到壹些非難和指責,但終久能獲得吉祥。

九三,需於泥,致寇至。

白話九三,在泥濘中等待,結果搶劫的強徒乘機而至。

《象》曰:"需於泥",災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敗也。

白話《象辭》說:"在泥濘中等待",說明災禍還在外面,尚未殃及本身;自己招引來強盜,說明要處處謹慎小心才能避開危險。

六四 ,需於血,出自穴。

白話六四 ,在血泊中等待,不小心陷進深穴,用盡全力才逃脫出來。

《象》曰:"需於血",順以聽也。

白話《象辭》說:"在血泊中等待",表明此時必須沈著冷靜,順應時勢,聽天由命,以等待轉機。

九五,需於酒食,貞吉。

白話九五,準備好酒食招待客人,占問的結果是吉祥的。

《象》曰:"酒食貞吉",以中正也。

白話《象辭》說:"準備好酒食招待客人,占問的結果是吉祥的",說明此時處於中位,完美無缺。

上六,入於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白話上六,落入了洞穴之中,忽然有不請自來的三位客人到來;對他們恭恭敬敬,以禮相待,終久會得到吉祥的結果。

《象》曰:"不速之客來,敬之終吉"。雖不當位,未大失也。

白話《象辭》說:"不請自來的三位客人到來,對他們恭敬而且熱情地招待,終久獲得吉祥",表明此時盡管處在不適當的地位,但還沒有遭受大的損失。

第六卦:《訟卦》

訟:有孚窒惕,中吉;終兇,利見大人,不利涉大川。

白話《訟卦》象征打官司:這是因為誠實守信的德行被阻塞,心中畏懼有所戒備引起,堅守正道居中不偏會有吉祥;堅持把官司打到底則有兇險,如有德高望重的大人物出現則會有利,但出外遠行、要渡過寬闊的大河則不會順利。

《象》曰:天與水違行,訟;君子以作事謀始。

白話《象辭》說《訟卦》的卦象是坎(水)下乾(天)上,為天在水上之表象。天從東向西轉動,江?河百川之水從西向東流,天與水是逆向相背而行的,象征著人們由於意見不合而打官司。所以君子在做事前要深謀遠慮,從開始就要消除可能引起爭端的因素。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終吉。

白話初六,不久將陷於爭端之中;雖然會受到壹些非難和指責,但終久將獲得吉祥。

《象》曰:"不永所事",訟不可長也;雖"小有言",其辯明也。

白話《象辭》說:"不久陷於爭端之中",說明與人爭端決不可長久,決不可互不讓步,相持不下;雖然"受到壹些非難指責",但通過擺事實講道理,可以明辨事非。

九二,不克訟,歸而逋,其邑人三百戶,無眚。

白話九二,打官司失利,走為上策,趕快逃回來,跑到只有三百戶人家的小國中,在此居住可以避開災禍。

《象》曰:"不克訟,歸逋竄也";自下訟上,患至掇也。

白話《象辭》說:"打官司失利,迅速逃回來",因為自己處於下位,與上面有權有勢的人打官司,必然要失敗而且有災禍降臨,但逃走避開,災禍就沒有了。

六三,食舊德,貞厲,終吉;或從王事,無成。

白話六三,安享著原有的家業,吃喝不愁,堅守正道,處處小心防備危險,終久會獲得吉祥;如果輔佐君王建功立業,成功後不歸功於自己。

《象》曰"食舊德",從上吉也。

白話《象辭》說:"安享著祖上遺留下來的家業",說明只要順從上級,則可以獲得吉祥的結果。

九四,不克訟;復即命,渝,安貞吉。

白話九四,打官司失利,經過反思改變了主意,決定不打官司了,安分守己,必然會得到吉利的結果。

《象》曰:"復即命,渝",安貞不失也。

白話《象辭》說:"打官司失利後,回過頭仔細反思,覺得"和為貴",還是息事寧人為好,於是改變了主意,撤回訴狀,退出爭端不打官司了,說明堅守正道,安分守己就沒有什麽損失了。

九五,訟,元吉。

白話九五,官司得到了公正的判決,開始獲得吉祥。

《象》曰:"訟,元吉",以中正也。

白話《象辭》說:"官司得到公正的判決,開始獲得吉祥",表明此時居於正中地位,得到了大人物的公正的判處。

上九,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之。

白話上九,因打官司獲勝,君王偶然賞賜給飾有皮束衣帶的華貴衣服,但在壹天之內卻幾次被剝下身來。

《象》曰:以訟受服,亦不足敬也。

白話《象辭》說:因為打官司獲勝而得到賞賜,沒有什麽可以值得尊敬的。

擴展資料∶

《易經》指《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書。其中《連山》和《歸藏》已經失傳,現存於世的只有《周易》。?

《左傳·昭公十二年》,楚靈王稱贊左史倚相:“是良史也,子善視之,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從本質上來講,《易經》是闡述關於變化之書,長期被用作“蔔筮”。後人多學習其哲理,因而成為壹部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蔔筮”就是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而《易經》便是總結這些預測的規律理論的書。

《易經》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廣大精微,包羅萬象,亦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其內容涉及哲學、政治、生活、文學、藝術、科學等諸多領域,是群經之首,儒家、道家***同的經典。

《易經》從整體的角度去認識和把握世界,把人與自然看做是壹個互相感應的有機整體。即“天人合壹”。?[1]?《易經》,分為三部,天皇氏時代《連山》、《歸藏》、周代的易書《周易》,(壹說分別作於上中下三個時代,壹說三本書均作於上古時期),並稱為“三易”。

東漢學者桓譚在《新論正經》中說:“《連山》八萬言,《歸藏》四千三百言(秦朝精簡本)。《連山》藏於蘭臺,《歸藏》藏於太蔔。”《連山》與《歸藏》魏晉之後下落不明或被儒道吸收作經或亡佚,成為中華文化領域裏的千古之謎。

關於“三易”之說。《周禮》“掌三易之法,壹曰《連山易》,二曰《歸藏易》,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卦六十有四”。就是說,在周朝《連山易》、《歸藏易》、《周易》這三個易由蔔官掌控,對國家大事、軍事戰爭、祭祀活動進行預測。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易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