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南最大的陳氏宗祠位於蒼南縣橋墩鎮莒溪辦事處西廳村。
蒼南縣橋墩鎮莒溪辦事處西廳村有座古樸莊重、氣宇軒昂陳氏宗祠,大約建於乾隆年間初(1746年),距今有265年以上的歷史了。
在《陳氏宗譜》記載:第五世陳顯有兩子,陳磊和陳秉,陳磊的晚輩就在瑞安馬嶼,子孫昌盛,而陳秉的獨孫陳性如(1647—1715),因兵荒馬亂,奉母親方氏從瑞安馬嶼遷移到福建漳浦再轉福鼎沙埕,接著又遷移霞邑柘洋。
康熙十壹年(1672年),又奉母親從柘洋遷移到蒼南莒溪(原平陽縣)巖皮街定居生產置業。並生陳成標(1678—1757)和陳敬標兩兒子。於是蒼南莒溪就以續瑞安馬嶼高嶴的陳氏血脈,世代繁衍生息,現有400多人。陳氏宗祠就是陳成標所建。
建築結構:
陳氏宗祠是壹座小的四合院,建築雅致,有深厚文化底蘊,面積840多平方米。除了門臺和前廳的門於1998年經過了維修,其它都有完整的結構,四周墻壁都是陳年的青磚,屋脊上的灰塑精美,是民間工匠用石灰和糯米漿塑制而成。
門臺外有壹對醒目的旗桿夾,寬40公分,厚約20公分,扁形石夾板。頂端鑿成“凹”形圖案,下部鑿8公分圓孔,石板相對而立成夾,夾縫空間28公分,旗桿夾高195公分,石板側面雕有文字,非常模糊,經過多次辨認:“附貢生陳觀墀敬立,鹹豐戊午(1858年)除月吉旦”。
根據民國32年莒溪《陳氏族譜》記載“同治癸亥會元殿試二甲進士欽點翰林院編修主考學政年家眷第黃體芳為歲進士陳觀墀暨德配劉老儒人八旬雙壽立‘德壽齊眉’”。可見旗桿夾就是賜給陳觀墀(1803—1882)的。現在這對旗桿夾保存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