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珍惜時間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珍惜時間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1、齊白石——我國著名畫家齊白石,無論是畫蝦、蟹、小雞、牡丹、菊花、牽牛花,還是畫大白菜, 無不形神兼備,充韻生動,奧秘晚窮,據說他在八十五歲那年的壹天上午,寫了四幅條幅,並在上面題詩:“昨日大風,心緒不安,不曾作畫,今朝特此補充之,不教壹日閑過也。”

2、李四光——我國的地質學家李四光,在野外進行地質勘察時,經常用石頭做枕頭睡覺,壹旦被石頭硌醒,馬上又開始工作。

3、魯迅先生——魯迅先生是十分珍惜時間的,他“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用在寫作上”,從而壹生著作頗豐,成為壹代文壇巨匠。

4、陳景潤——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十分珍惜時間,他曾給自己擬訂出壹張工作時間表,把壹天24小時的分分秒秒都充分利用起來。即使在路上走,也在讀讀背背,他的英文、俄文、法文、德文四門外語的單詞,就是這樣掌握的。?

5、歌德——歌德是德國的大詩人,小說家和劇作家。寫出了《浮士德》、《葛茲》、《少年維特之煩惱》等世界名著。他從不肯白白浪費時間。曾經說:“善於利用時間的人,永遠找到充裕的時間。”他終日刻苦讀書,不倦寫作。有位朋友曾問他有多少財產,他在紙上寫道:我的產業多麽美,多麽廣,多麽寬!時間是我的財產,我的田地是時間。

擴展資料

齊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祖籍安徽宿州碭山,生於湖南長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

原名純芝,字渭青,號蘭亭。後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餓叟、借山吟館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

是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為木工,後以賣畫為生,五十七歲後定居北京。擅畫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筆墨雄渾滋潤,色彩濃艷明快,造型簡練生動,意境淳厚樸實。所作魚蝦蟲蟹,天趣橫生。

齊白石書工篆隸,取法於秦漢碑版,行書饒古拙之趣,篆刻自成壹家,善寫詩文。曾任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等職。代表作有《蛙聲十裏出山泉》《墨蝦》等。著有《白石詩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齊白石在北京定居後,內心卻是“故裏山花此時開也”的思想軌跡。齊白石不可能將家鄉草木趕過黃河帶到北京,但家鄉草木卻作為壹種自然信息隨齊白石來到北京,並化作藝術信息傳達出來,以實現齊白石心理的平衡。

齊白石刻了許多寄托著懷鄉之情的閑文印,如“吾家衡嶽山下”、“客中月光亦照家山”,是齊白石自抒胸臆的第壹主題。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黃岡人,蒙古族,地質學家、教育家、音樂家、社會活動家,中國地質力學的創立者、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和奠基人之壹。

新中國成立後第壹批傑出的科學家和為新中國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元勛,2009年當選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壹。?

李四光1910年7月畢業於日本大阪高等工業學校;1911年,出任湖北軍政府實業部長;1928年1月,任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所長;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5月,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

1951年4月,當選為世界科學工作者協會執行委員會副主席;1952年9月,任中華人民***和國地質部部長;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58年9月,任中國科協主席;1969年4月,被選為中國***產黨第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1970年8月,任國務院科教組組長。

參考資料:

齊白石-百度百科

參考資料:

李四光-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