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準確的60甲子年表

準確的60甲子年表

準確的60甲子年表如下:

1、六十甲子是中國人民壹個古老的發明創造,又稱六十花甲子,其最古老的用途是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紀年為60年壹個周期,紀月為5年壹個周期,紀日為60天壹個周期,紀時為5天壹個周期 。

2、六十甲子也指道家信奉的六十個星宿神 。即六十甲子日值日的六十位神。用天幹和地支循環相配作為稱呼這些神的名字。

3、幹支紀法的發明者究竟是誰? 雖然有以下壹些說法來考證幹支的起源,但是究竟是誰發明?最早出現於何時?始終都是壹個謎。據說,天幹地支的發明者是四五千年前上古軒轅時期的大撓氏。

4、考古發現,在商朝後期帝王帝乙(商朝第30代國王)時的壹塊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當時的日歷。這也說明在商朝時已經開始使用幹支紀日了。

5、根據考證,春秋時期魯隱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曾發生壹次日食。這是中國使用幹支紀日的比較確切的證據,而使用皇帝年號紀年則是漢武帝時期的建元年號。

6、天幹地支與六十甲子在中國古代的歷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古代中國人民用天幹地支來表示年、月、日、時。

7、年月日時就象四個柱子壹樣撐起“時間”的大廈,所以稱為四柱。 古代中國人民制定天幹地支的理論,應該有觀察和實踐基礎,不是閉門造車弄出來的概念。比如中醫針灸取穴,講究子午流註,不同的日子和時辰,取穴是有規律的,和天幹地支的規律符合。

科學原理

1、六十甲子的科學原理,雖無法破譯,但由其衍生出來的《黃帝內經》之五運六氣理論及四柱命理學理論之所以能數千年不衰,因為這些理論是探索人體奧秘、預測、診斷、治療人體疾病的學問。在自然科學領域裏,六十甲子的作用也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