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雙足跏趺
先將左足置於右腿上,再將右足置左足上,稱金剛坐(男士用)。先將右足置左腿上,再將左足置右足上,稱如意坐(女士用)。按有的傳承,不論男女都采用金剛坐。行者請依自己上師所教為準。
雙跏趺坐重心穩定,有利於身的放松和長時間靜坐,而且雙足交盤使血液流動大大減緩,減緩生理活動,又增加體腔的靜壓力,有利於最大限度降低新陳代謝速度,便於入靜。
初學者壹時還做不到則只將壹足置另壹足上(單跏趺)即可。至於左足在上還是右足在上,請依照自己上師的傳承為準。再不行者雙足交*散坐亦可。
2、脊直
脊椎的每壹錐體如珠算珠子疊豎壹般,自然正直。由於自然生理彎曲造成的.習慣,坐時腰錐易呈後突,應註意糾正。
3、肩張
兩肩應舒張但不挺胸。坐好後以頭頂上領,整條脊椎上拔伸直,稍挺胸、肩張開,然後從上而下順勢放松,上半身便處於自然松直的狀態。這樣不緊張不懈怠地維持下去即可。
4、手結定印於臍下
右手掌置於左手掌上(男),或者左手掌置於右手掌上(女),兩拇指輕輕接觸,自然放松置於腿上。(按有的傳承,不論男女都采用第壹種。行者請依自己上師所教為準。)
容易散亂的人可以采用另壹種手印:大拇指輕觸無名指根,並輕握成拳,分置於膝蓋上,手臂自然打直,保持兩肩平衡。
打坐的註意事項有哪些?1、打坐前先換上寬松的衣服,並且把墊子準備好。入座,可以采用單盤或雙爬,最好采用雙盤,因為這樣可以快速令身心寧靜。將自己的脊柱拉直,頭頂像被往上吊起,使身體中間的腔體處於通暢狀態,不偏不倚空直中正。
2、不管雙跏趺、單跏趺或散坐,臀部應墊二、三寸的墊子,以自己覺得重心穩,無前傾後仰的感覺為原則。壹開始做不到雙跏趺便做單跏趺,再不行便散坐。
3、飽脹或饑餓時,不宜打坐。飽後勿坐,要隔兩小時。亦勿太餓(君自酌定),又氣惱時切勿坐,待氣平再坐。
4、在室內靜坐時應保持空氣流通,但不可當風而坐。在室外打坐時要註意保暖,也不要直接坐在濕地上。氣候涼時應註意兩膝、脖項和後腦的保暖。
5、可坐在床上,坐時忌背後有風,前面受寒氣。腿在秋冬涼時要蓋好。
6、下座勿急,兩腿稍舒再下座,隔六七分鐘再大小便(此可先便),打七或九座後,忌有房勞,平日壹座勿忌,但必隔離四小時。病時與過勞後勿坐。
7、全身放松,放下萬緣。可以意念自己的身體從頭到腳每壹部分都逐壹放松,可以逐壹意念頭、脖子、胸部、腹部、胳膊、腿、腳等部位壹部分、壹部分地放松,如果還放松不下來,就意念得細致壹些,例如眉毛放松、眼睛放松、口腔部位放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