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革之心讀後感
讀完某壹作品後,大家心中壹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麽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我整理的變革之心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變革之心讀後感1
最近在臧老師推薦下,壹口氣讀完了領導力大師約翰科特的《變革之心》,受益匪淺,尤其是第壹步增強緊迫感,非常有啟發,我之前在公司推動的銷售變革,看起來缺少這壹步,所以合資廠同事不覺得有變革的必要,看到的都是需要額外付出的精力和帶來的麻煩,就不足為奇了。
科特的書,沒有空講道理和理念,配了不少活生生的管理故事,不過,由於其論道還是比較高深的,所以估計壹般讀者讀來不免晦澀,我嘗試把自己的心得整理成以下簡圖,相信會對厘清全書大綱和關鍵點有所幫助書中提到的核心觀念是,變革重在改變人的行為,而不是定戰略和遠景,也不是改良系統,建立文化,而改變人的行為,科特壹針見血地指出,從人右腦的感受出發,效果遠遠好於通過分析去影響人的思維和判斷,讓我來舉個例子。
如果妳是由環保系統升任總理,妳以改變中國當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經濟增長方式為己任,接下來,妳要改變這些官老爺們GDP取向的心態和行為方式(當然,會配套少許後續的KPI考核的改變),妳會怎麽做呢?
變革之心讀後感2最近在朋友的推薦下,終於讀完了翰科特的《變革之心》,感覺受益匪淺,其中,變革八步中的第壹步:增強緊迫感,可以說是深有體會,任何壹個企業在推動變革的時候,可能往往都會忽略這壹步。
其實這本書最開始就說明了,為什麽這本書要叫《變革之心》這個名字。作者認為:在進行大規模的變革的時候,企業所面臨的最核心的問題絕對不是戰略,結構,文化或是系統的問題(當然這些問題都是非常重要的),而是如何改變組織中人的行為。那些成功的組織中,改變人們行為的壹個重要的方式就是改變他們的感受,所以必須要通過“心”去領導壹場變革。在成功的組織變革中,人們總是能設法幫助其他人以壹種能夠影響他們的感受的方式(而不僅僅是改變思維的方式),來觀察問題並尋找解決方案。
因此,作者主張用目睹—感受—變革的方式去領導變革,他認為這要比分析—思考—變革的方式有效得多。有些組織進行變革的途徑,基本都是:分析—思考—變革的方式,因為他們認為只要通過大量的數據分析,以數據向大家展示變革的必要性,大家就能夠接受變革,推動變革按部就班的實行下去,最終達到變革的目的。這本書教給我們的確是:光用“腦”分析是不夠的,對於那些冰冷的,沒有感情的數據,由於每個人的情況不同,環境不同,從中得到的信息不同,所以大家的感覺也是各部相同的,所以大家才會對變革抱有不同的看法,對於變革的態度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也就是說,通過“心”去變革比通過“腦”去變革要更有效得多。希望組織通過“目睹”和“感受”,激發出這樣壹種情緒:消除抵制變革,自滿,恐懼等情緒,營造積極而又緊迫感的變革的情緒,建立有利於變革的人際關系和團隊氛圍。
在《變革之心》壹書中也舉了許多例子,其中壹個小例子—客戶憤怒的錄像帶。
壹客戶抱怨某公司產品,聲稱向該公司提過多次,無人理會。該公司的負責人對客戶解釋說,可能是他們的員工不認同他們的抱怨。為此該負責人派了幾名員工帶著攝像機去拜訪這位客戶,並錄制了壹部長約15分鐘的錄像帶。然後回公司後向其他員工播放客戶的抱怨,此時,就通過目睹—感受的方式建立了壹種緊迫感。大家意識到原來客戶的抱怨如此強烈。在觀察這盤錄象帶的過程中,員工會:
1、目睹—得到非常具體的視覺化的信息(而非抽象的數據,比如說“我們的客戶中有8%對我們公司的產品不滿意”)
2、從客戶哪裏了解到真正的問題所在,並站在客戶的角度,感受他們的體會,接受到那些能夠影響情感的信息。
通過這種方式使客戶的抱怨形象化,在整個組織內進壹步放大,從而及時地轉化為員工的緊迫感,推動變革的形成。
其實,在組織變革的過程中,都存在壹個基本的問題,就是如何改變人的行為。
變革八步:
第壹步:增強緊迫感,最核心問題,並不是抽象的緊迫感,而是如何改變那些沒有註意到這個世界正在變化,並因而對自己看到的問題束手無策,或者是並不采取任何行動,而是壹味的抱怨的人,如何讓人們意思到的確應該改變壹下了。
第二步:建立指導團隊,核心問題是那些變革領導者們的行為,尤其是如何建立人們對他們的信任和責任感。從而讓這個團隊來知道整個組織進行變革。
第三步:確立變革願景,如何改變人們的行為,從而能夠為整個組織的變革確立明確的願景和戰略,對那些只知道如何規劃,卻不會確立壹個能夠使組織走向成功的願景的人來說。行為上的變革是非常劇烈的。指導團隊必須為組織變革確立正確的願景及戰略。
第四步:有效溝通願景,如何使足夠的`人能夠接受上級傳達的願景和戰略,並付諸到他們的工作行動中。
第五步:授權行動,重點在於人們如何根據組織願景來采取行動,因為對於有些員工來說,他們必須要以壹種完全不同的方式開展工作。
第六步:創造短期成效,在努力實現組織願景的過程中,人們進行變革的信心和士氣被不斷建立起來,抵制變革的人越來越少。
第七步:不要放松,在取得了壹些短期成效之後,必須確立明確的方向和士氣,避免自滿,驕傲的情緒,保持緊迫感,這樣人們會壹直不停的將變革的浪潮推向前進,直到實現願景。
第八步。鞏固變革成果,傳統是壹股非常強大的力量,雖然,變革取得了壹定的成果,也確立了新的規範,傳統行為方式等因素的影響仍在,所以必須建立壹股新的,支持性的組織文化以確保變革成果能夠得到鞏固,業務流程能夠得到固化,形成新的企業文化。
變革之心讀後感3初讀《變革之心》著實受益匪淺,不過科特作為領導力大師,其言論有些深不可測。雖然書中科特配了不少管理故事,沒有空講道理和觀念,但對於如我這般的普通讀者來說,還是顯得生疏晦澀。於是我想到了用記讀書筆記的方式再來細讀壹遍《變革之心》。
書中提到的核心觀念在於,變革不是戰略遠景,也不是改良系統,更不是建立文化,而是改變人的行為,在科特看來效果遠遠好於通過分析去影響人的思維和判斷。
對於這壹點我十分贊同,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們越來越註重用戶體驗,而用戶體驗的核心是效率。記讀書筆記也是壹樣,我時常能發現某本書裏面的某段句子寫的`很好,想把它記下來,可是卻忍受不了慢吞吞的低效抄寫模式。這時如果妳能做出壹款產品通過我的的行為來提高我記筆記的效率,那它無疑就是成功的。
妳可以說這是壹種聒噪,妳也可以說這是效率為上。無論如何,我希望壹個更高效的解決方案。於是在重讀《變革之心》時,我選擇了“塗書筆記”。它把我記筆記的行為從抄寫改成了拍照——通過手機給書中的文字拍張照,然後“塗”出要記錄的部分,最後文字會被自動識別保存供妳添加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