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想要百姓懂得親近友愛他人,就要從孝順父母開始教起;想要百姓懂得禮讓、和順,就要從小讓他懂得悌道。出自《孝經·廣要道》。
因為“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如果壹個人懂得恭敬自己的父母,當他見到別人的父母,恭敬的態度就會油然而生。同樣,也會從恭敬自己的兄長自然過渡到恭敬所有人的兄長。
原文
子曰:“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教民禮順,莫善於悌。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禮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則子悅;敬其兄,則弟悅;敬其君,則臣悅;敬壹人,而千萬人悅。所敬者寡,而悅者眾,此之謂要道也。”
譯文
孔子說∶“教育人民互相親近友愛,沒有比倡導孝道更好的了。教育人民禮貌和順,沒有比服從自己兄長更好的了。轉移風氣、改變舊的習慣制度,沒有比用音樂教化更好的了。更使君主安心,人民馴服,沒有比用禮教辦事更好的了。所謂的禮,也就是敬愛而已。
所以尊敬他人的父親,其兒子就會喜悅;尊敬他人的兄長,其弟弟就愉快;尊敬他人的君主,其臣下就高興。敬愛壹個人,卻能使千萬人高興愉快。所尊敬的對象雖然只是少數,為之喜悅的人卻有千千萬萬,這就是禮敬作為要道的意義之所在啊。”